【财经论语】
作者:郑少南(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交通,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始终把服务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为主攻方向,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截至目前,我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空间格局基本形成,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航空航海通达全球,邮政快递通村畅乡。
刚刚过去的党的二十大,是我国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交通运输要以服务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根本,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
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要从现代化的角度去深刻理解、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围绕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以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运输服务现代化、行业治理现代化和人才队伍现代化为重点,以推进交通运输智慧化、绿色化、一体化、人本化、共享化、全球化为重要路径,以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开放合作为动力,确保以更高标准完成《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确立的目标任务,走出一条中国式交通运输现代化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对于交通运输领域而言,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切实需要“人才”这一可以深层次开发、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高校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构建科技创新高地、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重大使命,要把坚持人才培养作为根本,源源不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要对标对表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坚持以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增添优势。
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交通运输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始终是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不竭动力。交通运输科研单位要奋力开创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抓好重大科技攻关,加快构建有组织科研机制,系统组建交叉学科创新平台,形成政、产、学、研合力抓重大科技攻关的新局面。与此同时还要做好产业应用带动,在智能航运、自动驾驶、智能建造等领域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引领交通运输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事关民生福祉增进,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竞争力提升,意义十分重大。交通强国的基本内涵是“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人民满意”,就是要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真正做到人民交通为人民、人民交通靠人民、人民交通由人民共享、人民交通让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就是要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世界前列”,就是要全面实现交通现代化,使交通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只有做到三者有机统一,才能更好建设交通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24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