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内蒙古乌海市:煤城闯新路 塞外见水乡

2022-11-22 09:51 光明网-《光明日报》   王蕾  阅读:3939 

  光明日报记者 肖人夫 张青 高平

  1200多年前,盛唐诗人王维受唐玄宗之命出塞宣慰,途中写下绝世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千百年间雄浑气魄充盈天地。

  1200多年后的今天,素有“塞外煤城”之称的内蒙古乌海市通过治理生态环境,闯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蝶变发展的新路。

  深秋时节,记者走进乌海市,徜徉城市的大街小巷,穿越乡村的阡陌田园,探寻这座城市的生态之变、农业之变、服务之变。

  生态之变:从荒凉之地到沙漠绿洲

  漫步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只见金沙碧水、芦苇摇曳,野鸭嬉戏、鸥鸟闲立,不远处的甘德尔山峻拔巍峨,让人们“不出城郭而获山沙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水之致”。

  眺望沙水相拥、烟波浩渺的乌海湖,傍晚的余晖与岸边的霓虹相映成趣,一面是“半江瑟瑟半江红”,一面是“夜桥灯火连星汉”。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地处乌兰布和、库布齐和毛乌素三大沙漠交界之地的乌海,应该是裸山戈壁连荒滩、黄沙滚滚铺满天的景象。而如今,这座满城盈绿、万顷碧波的塞外煤城,已悄然挂上“沙漠绿洲,水上新城”的名片,令人心旷神怡。

  “以前风沙大的时候,房门都打不开,要用身体‘挤’,还得靠膝盖帮忙。”已经在乌海居住了40多年的张光华,回忆起过去的场景,仍心有余悸。“老乌海人看倦了黄沙,就渴望一抹绿色。”他说。

  怎么办?答案呼之欲出,治沙!植树!护绿!

  黄河岸边、城市路旁、传统矿区……乌海干部群众憋着一口气,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十年间,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建成,蓄水后形成了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使乌海翻过了有“乌”无“海”的篇章;防沙绿化工程组成一道防风固沙的绿色生态屏障,让昔日寸草不生的沙漠披上了绿装;市里随处可见的“口袋公园”既精致又方便,让市民置身于天然氧吧,放松心灵、享受青绿……

  十年间,乌海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11年的158天增加到2021年的291天;黄河乌海段水质保持Ⅱ类水体;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9.5平方米。

  从荒凉之地到沙漠绿洲,乌海先后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绿色交通城市、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绿色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美啦!”张光华由衷地赞叹。

  农业之变:从盐碱贫瘠到特色养殖

  随父母从珠海迁居到乌海的何晨没有想到,自己能在这沙漠环绕的城市里,吃到本地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我喜欢吃海鲜,超市里买到的对虾不仅新鲜,个头比老家的还要大。”何晨兴奋地说。

  乌海的南美白对虾从何而来?记者带着疑问,来到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一探究竟。

  “受黄河水位频繁上涨的影响,我们这里土地盐碱化比较严重,很难种植农作物。”内蒙古兴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武丽告诉记者。作为本地人,她虽然外出闯荡多年,但是家乡情结浓郁,很想把村里的盐碱地利用起来。

  2018年与父亲商议后,武丽回到乌海,创办了内蒙古兴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她多方求助技术专家,不断探索。最终,武丽将目光投向了对虾养殖。

  “南美白对虾原本生长在海洋里,若在淡水中养殖,需要使用大量的盐来营造海水环境。”武丽说,如果在含盐量较高的盐碱地养殖,只需要科学调配水质条件,再运用加热保温等技术,就可以全年不间断生产绿色无公害对虾。

  原来如此,谜题得以解开。好一着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转型都市农业的“妙棋”!那么,转型的效果如何呢?

  “我们的对虾专供本地市场,让乌海人能吃上最新鲜的海产品。”武丽高兴地告诉记者,对虾项目稳产后,能够提供长期就业岗位40个,临时用工约100人次。“今年能产出4万斤南美白对虾,产值近300万元!”

  对虾的故事,是乌海市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哗哗哗——”说话间,数十斤对虾被养殖员捞了起来,在网兜里翻腾跳跃。

  服务之变:从急难愁盼到质效升级

  为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入学难等痛点问题,乌海正积极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有力推进政务服务质效迭代升级,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周六上午,记者来到乌海市政务服务中心,虽是周末,前来办事的群众仍络绎不绝。“在轮班制的基础上,我们每周六上午正常办公,周六下午和周日可为群众提供预约服务。”乌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吕有福告诉记者,“通过政务服务延时,让群众办事不‘延时’。”

  据了解,乌海正探索实施政务服务工作新模式,已构建起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周末延时预约服务体系,通过周末不“打烊”、跨部门联动等便民化服务,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政务改革红利。

  “群众信息采集一次完成、部门共享,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乌海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副主任赵姜萍说。她利用自己曾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多年的优势,主动打通两个部门之间的壁垒,通过数据信息共享提升审批服务效率。

  以往每到开学季,家长彻夜排队报名现象总是引发社会热议。“当时为给孩子报名,我们全家总动员,从头天下午3点一直排到第二天上午,辛苦得很。”市民张强对此深有感触。

  作为“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今年乌海市开发出新生入学报名系统,将传统“线下排队报名”优化为“线上轻松申报”,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迈出关键一步。据悉,乌海今年共有7490名适龄儿童的家长进行线上报名,全程“零证明、零材料、零跑动”,效率大大提升。

  在海勃湾区凤凰岭街道蓝天社区,延时预约、网格点单、帮办代办等社区治理新模式,勾勒出一幅和谐融洽的基层治理新画卷。

  辖区内小区京海城二期,居民与物业之间多年来矛盾纠纷不断,先后更换12家物业公司均不满意。社区派出网格员、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沟通,倾听居民的真实意愿和需求,9个月内连开18次协调会,愣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今年1月新的物业公司上岗后,居民满意度很高,物业费收缴率达到96%,物业服务动力和水平也显著提升,形成了良性循环。”说起这些,蓝天社区书记冯五喜格外自豪。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22日 10版)

180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