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高校共建,如何为艺术人才培养赋能-中新网

2023-04-03 10:05 光明日报   房家梁  阅读:4049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方面一些文艺院团存在“人才慌”,另一方面一些艺术院校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难”。“人才慌”与“就业难”现象并存,说明艺术人才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为提高人才供需匹配度,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印发实施《“十四五”文化和旅游部高校共建工作方案》,确立发挥共建院校优势资源,支持共建院校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截至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已达16家。

  如何发挥共建院校优势,更好地为国育才?如何进一步通过共建机制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在杭州举办高校共建工作会议,与会专家就如何推动高校共建、加强艺术人才培养建言献策。

  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艺术行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因此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既要有“讲台”,也要有“舞台”。与会专家认为,在高校共建过程中,应发挥文化和旅游系统的资源优势,加强院校与艺术机构的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介绍,他们一直在推动专业与职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舞蹈创作表演过程的对接。比如,为学生提供参与重大演出的机会,把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国家体育场等国家重大演出活动排演场所当成教育学生的课堂,以国家最高演出水准锤炼学生的专业品质,以演促学,学演共进,并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让学生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以国家重大演出活动为契机,把“讲台”搬到国家重大演出活动排演现场,是很多院校的共同举措。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排演过程中,仅中央戏剧学院一校就有69名师生参与。参加这种大型演出活动,既可以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作观,也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厚植了人才培养的底蕴。

  艺术人才培养,必须因材施教,突出特色。在高校共建的背景下,不少艺术院校纷纷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

  “中国戏曲学院探索的多剧种办学模式,已基本实现省域覆盖,为数十个地方剧种培养了高学历、高水准、高素质的专门人才,逐渐形成一套适合地方戏人才培养的独特办学模式,为各地戏曲院团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张尧说。

  业界与院校应双向奔赴

  高校共建的关键是调动院校和业界双方的积极性。

  中国美术学院的做法是,直面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聚焦社会建设最前线,深化艺术实践教育体系,融“文化研究、社会调研、艺术创作、产业服务、美育传播”为一体,构建一个遍布28省区城乡村镇的“乡土学院”网络。

  “地方与院校共同培养人才,可以取得双赢甚至多赢。因为我们的很多专业,都是根据地方的特色产业设置的,能够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紧缺人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说。

  业界对参与院校人才培养是否感兴趣?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金红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据她介绍,中国歌剧舞剧院近年来先后与8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广泛开展“艺术进校园”活动,不仅送去演出,还派优秀演员指导学生们怎么欣赏剧目,怎么演好剧目。“在这种互动中,我们也在学生中早早地发现了‘好苗子’,所以文艺院团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并不是单向的付出。”马金红说。

  近年来,一些艺人因文化素养不高受到诟病。为提升艺术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建议,可借鉴访问学者制度,在学生中建立客座学生交流机制,为艺术院校学生提供更多学习了解其他专业的机会。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司长陶诚也表示,为了培养更多“厚基础、重实践”的艺术人才,一方面要鼓励院团的艺术家到高校去讲课,把他们的舞台经验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艺术院校的老师也应经常登台演出,参加实践。唯有业界与院校“双向奔赴”,才能打破理论与实践的隔阂,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加强复合型演艺人才培养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到来,很多艺术新样态、演出新形式不断出现,这些对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国家话剧院正在建设“5G智慧剧场”。在此过程中,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发现,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和资金,而是复合型演艺人才极其缺乏。

  应对数字化挑战,培养复合型演艺人才,高校与业界必须携手合作。很多高校都在探索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问题。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建议,在高校共建过程中,有关方面应在“艺术 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给予支持,根据不同学校的优势和特点布局重点实验室。

  田沁鑫建议,一方面在高等艺术院校设立数字演艺相关学科,如数字摄影、数字管理、数字影像艺术;另一方面高校和院团可以共同搭建数字演艺人才联合培养架构,实施专业学位高层次应用人才培养计划,打造数字演艺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些高校已经在行动。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徐贞透露,他们正在探索戏剧、影视、艺术教育发展的新路径,积极推进戏曲艺术数字化等交叉学科建设。

  很多艺术院校在实践上都非常有特色,但理论创新有所欠缺。上海戏剧学院科研处处长支运波认为,高校共建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他建议艺术院校应加强与业界的沟通,将理论研究的目光瞄向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理论的针对性、前瞻性、建设性和有效性。

  在理论创新方面,一些艺术院校已经在探索。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介绍,中国音乐学院以倡导“中国乐派”建设为契机,以“中国乐派”理论研究为基础,从管理机制、科研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不仅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而且有效推动了实践,助力业界推出了一批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音乐作品。

  (光明日报记者 谢云开) 【编辑:房家梁】

278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