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从30后到90后 一家三代共同守护川北大木偶“传承梦

2020-05-11 09:23  阅读:5859 

从30后到90后 一家三代共同守护川北大木偶“传承梦”2020年05月11日 08:29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参与互动

从“30后”到“90后” 一家三代共同守护川北大木偶“传承梦”

  川北大木偶,属于杖头木偶的一类。与其他木偶不同,川北大木偶有着真人孩童一般的大小,表演形式也不受剧种限制,特别是当小演员与大木偶同台表演时(“阴阳班”),着实让人难以分辨,颇具特色。

舞台上的川北大木偶表演。四川省大木偶剧院供图

  在四川省南充市,有这样一家人,他们三代人传承川北大木偶技艺。其中有年过八旬仍登台献艺的“30后”李泗元,有在传承中创新的“60后”李乐,还有立志传承古老艺术的“90后”姑娘李雨静,从“30后”到“90后”,他们共同守护着大木偶“传承梦”。

  从8岁演到84岁 他坚守大木偶演绎70余载

  一具川剧中曹操扮相的大木偶,在李泗元一板一眼的手法和台步下,如真人般灵动自如。只见他使了一个手法,曹操头上的帽子便神奇地冲天而起,紧接着宽大的战袍也不可思议地脱落在地,像极了曹操在濮阳城遭遇吕布火攻,被打得落荒而逃的场景……

  近日,记者在四川省南充市见到了川北大木偶传承人李泗元,虽已年过八旬,但他依旧精气神十足,一部拿手好戏《火烧濮阳》演罢,只稍歇了片刻,便跟记者讲起了他与川北大木偶的故事。

李泗元表演《火烧濮阳》。韩金雨 摄

  李泗元出生在大木偶世家,祖父李约之是李家班的创始人,父亲李章木以及大伯李章福、三叔李章庚、幺叔李章祥,都是李家班的重要成员。幼年时,李泗元就对大木偶产生了强烈兴趣,8岁随团学戏,10岁正式拜叔父李章祥为师,李泗元在大木偶表演上展现出极高的天赋,在12岁时,他就能独立表演很多木偶戏。

  走到哪演到哪,李泗元同长辈的足迹遍布川北各地,为人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大木偶表演。到了上世纪50年代,川北大木偶作为乡土艺术的代表进京演出,受到好评。之后,李泗元还带领李家班到过十多个国家进行川北大木偶演出和交流,将这一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推向了全世界。

李泗元指导学员训练。韩金雨 摄

  “像真人一样活灵活现就是大木偶的特点。”川北大木偶区别于其他小、中木偶,它不光体型更大,外观上也更趋近于真人。“大木偶五官栩栩如生,眼睛、眉毛、嘴巴等地方都安有机关,可以在表演中呈现出多种表情。”李泗元介绍说。

大木偶制作中。韩金雨 摄

  在表演形式上,大木偶也有它的独特之处。与其他木偶不同,大木偶的杖头插在腰间,偶随人动。在表演时,表演者不仅要手上操作,还需踏好台步,同时嘴里唱好台词。“想要演大木偶,就得练好基本功,生、旦、净、末、丑这些戏曲中的行当都要去学习掌握。”李泗元笑着说。

  大木偶最有特色的就是“阴阳班”。李泗元介绍说,大木偶约四尺有余的身高,是真人孩童般的大小,在表演时,七八岁的小演员与大木偶同时登台,观众大都难以分辨真人与木偶,两者神貌简直无异。

剧团学员们正在训练。韩金雨 摄

  自8岁跟随祖父李约之从事大木偶表演至今,李泗元已从艺70多年了。最初的李家班,也发展成为四川省大木偶剧院,几十年来,李泗元为川北大木偶的保护、传承、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2006年6月,川北大木偶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北大木偶戏传承人。

大木偶变脸绝技。韩金雨 摄

  李泗元为大木偶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表演艺术接班人,唐国良、曾必勇、李乐被评聘为国家二级演员,如今的川北大木偶剧团中已有80多名新生代演员。尽管教了一代代接班人,但84岁高龄的他仍会登台演出,“只要身体允许,我会继续努力将大木偶传承下去。”

  探索大木偶传承与创新 他是众人口中的“大师兄”

  “大师兄来了”“大师兄早”……每当李乐走进剧团,年轻人总是喜欢亲切地称他一声“大师兄”。50多岁的李乐是李泗元的侄子,学习大木偶技艺已有40余年,如今已是国家二级演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北大木偶戏传承人。

李乐正在训练。韩金雨 摄

  李乐从小生活在木偶世家,幼时便受到族中长辈的熏陶,1979年,李乐报名进入仪陇县木偶剧团,成为一名演奏员。然而,在剧团待了四年后,李乐因为某些原因选择了离开。“或许是和大木偶有不解的缘分吧。”李乐感叹道,1985年,当仪陇县木偶剧团第二次招收木偶演员时,他再次报名。面对这失而复得的机会,李乐决心刻苦训练,打磨技艺。

李泗元正在给李乐指导表演细节。韩金雨 摄

  勤奋刻苦的李乐没有辜负父辈的教导,他活跃在戏台多年,演艺了《玉莲花》《特技集萃》《彩蝶的神话》《龙门传说》等多部代表作品。他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传统角色的表演上,将戏剧与舞蹈完美融合,把饰演的角色演绎得更加鲜活生动。

川北大木偶进行书法表演。四川省大木偶剧院供图

  “传统的技艺我们要继承下来,但我们一定要在传承中创新,只有这样,古老的艺术才会有新的活力。”李乐表示,他同叔叔李泗元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大木偶改革创新。“取长补短、去芜存精,大木偶的好处就是可以吸收多种表演形式。”大木偶变脸、喷火、吐烟、写字等高难度复杂动作的出现,无一不是以制作创新为前提的。

大木偶表演“吐烟”绝技。韩金雨 摄

  为了更好地传承大木偶艺术,李乐还多次在西华师范大学为大学生主讲大木偶艺术,并与西华师范大学学者共同编写了川北大木偶“李家班”表演体系教材,进一步推进了川北大木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传承并发扬川北大木偶,让更多人了解、喜欢上这门古老的艺术,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李乐说。

  让古老艺术散发新活力 她是最年轻的传承人

  随着一阵川剧锣鼓声响起,川北大木偶经典剧目《斗牛宫》和《火烧濮阳》在南充市文庙前上演。李泗元和孙女李雨静手持大木偶在舞台上各展绝技,一老一少,配合默契,引得现场观众鼓掌叫好。“在我很小的时候,便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巡演,从那时起,就对大木偶有兴趣了。”25岁的李雨静是目前川北大木偶最年轻的传承人。

  “开始练习大木偶后,我才明白其中的艰苦。”谈到走上川北大木偶的演出之路,李雨静感慨说。15岁那年,李雨静前往成都学习川剧,为练习大木偶打下基础,经过2年多的学习,她从17岁正式开始学艺。

李雨静正在表演《斗牛宫》。韩金雨摄

  李雨静告诉记者,练习大木偶不光需要川剧底子,还需要练习臂力、脚力等。“大木偶一般有十多斤到二十多斤,最重可达到40斤。”如此重量的大木偶举起来已是不易,还要托举着走动、操作,对于女生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达到能登台表演的程度,平日下过多少苦工,只有李雨静自己心里面最清楚。“上午、下午都需要训练两个半小时,过程是十分单一枯燥的,更不乏有自己加练的时候。”李雨静回忆说,虽然辛苦,但她从未想过放弃,自己选择的道路,就要努力走下去。

李泗元与孙女李雨静共同演艺。韩金雨 摄

  回忆起第一次登台表演,李雨静动容道:“当时演的是《金海上山》,第一次表演,既激动又兴奋,当时自己在台上小心翼翼生怕出错的心情,至今仍记得清楚。当圆满完成表演,看到观众鼓掌欢呼时,就感觉到一切的刻苦练习都是值得的。”

  “向爷爷靠拢,这是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李雨静表示,虽然爷爷和父母都没有给自己压力,但她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毕竟身为李家川北大木偶年轻一代传人,她有责任传承并发扬川北大木偶,并努力让这门古老的艺术散发新的活力。

  “将来,我也会让我孩子来了解、接触川北大木偶。”李雨静笑道。

  作者:韩金雨、何浠

【编辑:刘湃】


3244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