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完善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2020年04月24日 05:36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
完善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专家呼吁
□ 本报记者 张维
“说实话,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被就业压力压得快喘不过气了。”面对《法制日报》记者,北京某大学的小李并不讳言就业季遭遇疫情后自己的焦虑。
但这一阵子,她的心情明显好转,原因在于小李发现招聘并未因疫情而冷清,大量的招聘在互联网上进行得如火如荼。线上投递简历、视频面试甚至远程入职,就发生在自己及周边同学身上。
近日,小李就通过线上招聘会将简历投给上海一家企业。按照要求,在面试当天,这家企业与小李一同进入专属直播间,双方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来了一场“云面试”。
“感觉还不错,应该被录用的几率会很大。”小李说。
“这次疫情对线下服务带来很大的制约,同时也倒逼(人力资源)线上服务的发展。我们先后推出线上春风行动、线上就业援助活动,特别是在3月中旬,启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打造招聘云平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说。
仅就“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而言,截至4月16日,已经推出招聘专场5031场,共有134万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信息1339万人次,在线接收求职人员简历767万份。
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不言而喻。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坦言,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不是特别强劲,包括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在内的重点群体就业压力较大。
“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复杂严峻。”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2月12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以874万人的规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近40万人。
疫情之下,这些毕业生将何去何从?这也是党中央最为牵挂的问题之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2月12日会议强调,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大局稳定。“这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了方向。”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说。
3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专门就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做出全面部署。企事业单位积极履行稳就业社会责任,挖掘就业潜力,扩大人才储备。各类高校以更大力度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与各类招聘机构密切合作,促进人才供需对接。
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
多措并举拓宽渠道
在瞿振元看来,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首先就是要尽量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梳理近期有关应届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可以发现,虽然今年毕业生就业面临危机,但较之于往年,就业扶持政策也更有力度,就业渠道更宽。
对于毕业生而言,事业单位的机会较之于往年将更多。3月11日,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要求今明两年事业单位空缺岗位主要用于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含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给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明确湖北省事业单位可以面向湖北省高校的毕业生或湖北籍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项招聘。
国有企业也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也积极行动。按照国办要求,国有企业今明两年连续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不得随意毁约,不得将本单位实习期限作为招聘入职的前提条件。3月23日,根据国资委党委实施国资央企“抗疫稳岗扩就业”专项行动的部署,中国石化宣布追加3500人高校毕业生引进专项计划,年度引进计划超过1万人,是2019年的2.3倍。此外,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电科、中国航材、中国中车等央企也均于近期举办校园招聘专场活动,提供一批就业岗位。
中小微企业也将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就业渠道。根据目前政策,对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这必将对中小微企业吸纳更多毕业生形成激励。
到基层工作的机会也将更多。教育部明确,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将落实基层就业学费资助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城乡社区等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将更多地被开发出来。例如,上海市近日出台的相关政策就提出,2020年全市计划专项招聘本市高校应届毕业生1000余名,充实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等的力量。
网招规模创下纪录
今年的网络招聘规模更是创下前所未有的纪录。
自2月28日起,教育部联合地方、高校以及5家招聘网站共同开展“2020届高校毕业生全国网络联合招聘——24365校园招聘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的网上校园招聘服务。活动启动仅一周内,就累计发布200多万个校园招聘岗位信息。
3月20日,人社部会同各地和有关机构启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启动当天就有95万家企业、570万个岗位的信息发布,预计整个活动提供岗位超过千万,是近年来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网络招聘活动。”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说,提供职业指导“云课堂”、线上培训课程、在线政策专栏等服务,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
根据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也都在加快建设“互联网+就业”智慧平台,丰富线上业务办理相关功能,并加快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招聘网站链接与信息共享,鼓励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网络进行供需对接。教育部还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更加积极主动作为,根据毕业生求职意愿和用人单位需求,实现人岗信息智能匹配、精准推送。
如果不想直接就业的,或是暂时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也不必太过担心,还可以选择继续“往上读”或是应召入伍。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和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规模将扩大,大学生应征入伍规模也将扩大,大力提高应届毕业生征集比例。
对延迟离校的应届毕业生,教育部要求相应延长报到接收、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可根据本人意愿,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2年或转入生源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参加用人单位考试、录用,落实工作单位后参照应届毕业生办理手续。
业内专家建议,广大毕业生要及时关注,对中央和地方出台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扶持政策做到熟悉与了解。同时转变思路,只要有合适的工作岗位,就可以去工作、去实践、去锻炼。拓宽视野,积极就业,可以去企业和基层这些空间广阔、潜力巨大的地方,为成长和进步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就业困难群体,要提供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从学校到就业的成功转变。个人也需要降低薪酬预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说。
瞿振元也建议,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创新创业和自谋职业。高校要主动收集就业资讯,为学生提供更多资讯服务和就业推荐;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要加强精准帮扶。同时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转行业转专业培训,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并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合作。
【编辑:张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