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赵书城
“他的声音跟我爸的一模一样!”5月11日,遭遇AI诈骗的刘欣(化名)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反诈中队报案。
从五花八门的骗术到防不胜防的新型诈骗,从一日过账百万元的“卡农”到架构繁复、隐蔽性极高的诈骗集团,面对犯罪手段加速迭代的电信网络诈骗,公安机关的反诈之路任重道远。近年来,新疆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织密“防诈反诈网”,守牢百姓“钱袋子”。
新型骗术更具隐蔽性
回忆被骗过程时,刘欣仍有些难以置信。当日,她接到“父亲”的电话,称要购买养老保险,让她向指定账户转款两万元。刘欣信以为真,立即转款,当她下班回家询问父亲时,才得知受骗。
“这是使用了AI技术的新型骗术。”该反诈中队中队长王天顺介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正在加快,不法分子开始运用虚拟号码、AI语音、AI换脸等技术实施诈骗。以刘欣遭遇的AI语音诈骗为例,诈骗分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提取目标声音,获取足够信息后进行声音合成,伪造的声音相似度可达90%以上。诈骗分子甚至通过AI技术筛选受骗人群,例如,进行金融诈骗时,频繁搜集投资理财信息的网民就会成为他们的目标。
精准围猎加上AI的高仿真性,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更具隐蔽性。
做完笔录,民警提醒刘欣,她的个人信息可能已遭泄露,需要尽快更换银行卡、电话卡,否则还有被诈骗的风险。然而,繁琐的补救措施使刘欣更感焦虑。
“受骗者必须花费时间和精力采取这些补救措施,否则他们的个人信息将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更大的风险。”王天顺说。
专业化队伍快速破局
犯罪嫌疑人白某因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被克拉玛依市公安局白碱滩区分局抓获。5月15日,他向警方交代,实施诈骗的过程中,他隐藏身份,提前物色“卡农”、收购银行卡,诈骗钱款到账后,由专人在5分钟内取出,之后他用骗来的钱购买数字货币,确保将钱彻底“洗白”。
如此缜密的犯罪流程,给警方的侦查工作带来不小难度。白碱滩区分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主任马文铸介绍,此类案件涉及网络、金融、通信等多个领域,侦办时需调取海量数据展开分析,耗时较长,加之不法分子多在外地,追踪亦是一大难题。
党学涛是反诈中心办案民警,他与5名擅长分析、追踪,熟悉计算机和金融知识的同事组成侦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专职队伍。白某落网,便是这支队伍的功劳。
“侦办中,我们发现白某购买了多张身份证。”党学涛介绍,以此为突破口,他们多方调查确认了白某的真实身份,追踪千里将其抓获。
近年来,新疆全区各地公安机关联合银行、通信运营商等多家单位组建反诈中心,深入推进打击整治专项行动——
3月15日,伽师县公安局破获一起洗钱案,数十名“卡农”被抓获,涉案资金达150万元;
4月13日,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库尔勒公安处捣毁一个涉嫌35起电信网络诈骗案的洗钱犯罪团伙;
4月,阿克苏市公安局破获两起架设VOIP设备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
……
利刃出鞘,打出了声势,也取得了成效。
构建全社会反诈格局
“日趋变化的诈骗方式使防范难度成倍增长。”乌鲁木齐市公安局高新区(新市区)分局迎宾路派出所民警赵刚红介绍,一方面,新型骗术快速兴起,诈骗分子隐匿暗处,让人防不胜防;另一方面,群众对新事物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有高有低。
教条式说教早已不符合当前反诈宣传形势,有针对性、覆盖广泛、接地气的宣传更能引起共鸣,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
近年来,新疆公安机关着力构建“全社会反诈”格局,重在源头预防上下功夫,将群众损失降至最低。
今年3月,迎宾路派出所组织辖区15名政法系统退休干部成立义务宣传队,针对易受骗群体、易发案区域采取拉家常等方式增强群众反诈意识。
“群众也许不了解具体骗术,但只要他们接到要求转账的陌生电话、信息时,能主动向民警咨询,我们的宣传效果就达到了。”退休民警臧家鲁说。
温泉县公安局通过“反诈微信群”鼓励辖区居民向社区民警报备5000元以上的转账行为,由民警帮助他们甄别是否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该举措推出后,居民纷纷请民警帮忙为大额转账“把脉”。今年以来,温泉县警方已通过该方式甄别和劝阻9起电信网络诈骗。
若羌县公安局聚焦精准劝阻,会同银行、通信运营商等7家单位持续开展警银合作、预警拦截、紧急止付工作。今年以来,该局成功劝阻400余人,劝阻金额共计16万余元,止付、冻结涉案资金410万余元,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法治日报)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