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西藏: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高地

2023-05-30 08:51 光明网-《光明日报》   袁晴  阅读:3059 

  作者:扎 洛(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西藏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核心地区,那里高耸的雪山和大面积的冰川对大气环流具有冷却效应,发挥着世界气候调节器的作用,来自西藏的丰沛淡水影响着南亚、东南亚10多亿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正是这种战略定位和生态责任,塑造了西藏以高原生物、旅游文化、绿色工业、清洁能源、现代服务、高新数字、边贸物流等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如今的西藏,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共识,生态保护优先原则体现在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产业发展是繁荣地方经济、改善居民生活的前提,选择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既取决于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也取决于战略定位和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根据国家战略定位要求,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重点发展绿色产业。

  旅游业被誉为“无烟工业”,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小。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旅游确立“特色、高端、精品”发展路径,瞄准“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保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势头,取得瞩目成绩。2012年至2021年,西藏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836.8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45.44亿元。

  西藏充分利用高品质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旅游业,进入21世纪,旅游业已成当地支柱产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旅游业收入增长使许多西藏居民有了新的收入渠道,同时激发了民众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

  与旅游业紧密联系的是文化创意产业。西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随着中国社会文化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及全球范围的“西藏文化热”不断蔓延,西藏的文化产业发展显示出巨大潜力。

  针对新的发展态势,西藏自治区提出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新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鼓励文创企业发展,培养文创专业人才,特别是为唐卡、塑像、藏戏等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市场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22年,西藏各类文化企业超过8000余家,从业人员近7万人,国家、自治区、市(地)、县(区)四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达234家。2022年西藏文化产业增加值达63.29亿元。

  能源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西藏的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资源丰富,但是能源开发的地理条件、资金技术等方面面临着挑战。

  近年来,基于保护高原生态环境的考虑,西藏将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作为重点方向,持续加大投入。到2022年年底,西藏的电力装机容量达613.4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90%。西藏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能源替代已达70%以上。2022年,西藏外送电力22亿千瓦时,为西藏乃至全国减少碳排放发挥了巨大作用。

  丰富的电力资源和凉爽的气候,适合大数据信息产业发展。基于“东数西算”战略布局,西藏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算力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由东向西有效转移。到2022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数字经济类企业已有15家,拉萨高新区数字经济类企业达177家。2021年大数据产业产值达175亿元。

  未来5年,西藏将加快布局5G、绿色数据中心、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发展高新数字产业,建设面向南亚的数字港,推动数字经济规模突破600亿元,数字经济将成为高原发展新动能。

  总之,现如今发展绿色产业已成为西藏的战略选择,也是社会大众普遍的共识和心愿。农牧业是西藏的传统产业,也是诸多加工业发展的基础。虽然西藏由于人口增长,对提高粮食和肉类产出提出刚性需求,但西藏坚决摒弃了扩张耕地和简单增加牲畜数量的策略,而是坚持发展绿色农牧业,严格控制耕地面积扩大,发展有机农业,坚持农药、化肥使用零增长制度。依靠农业科技,推出“喜马拉雅22”“藏青2000”等高产抗虫抗病青稞新品种,使青稞亩产提高70%,谷类作物年产100万吨以上,满足了人口增长带来的消费需求。

  在畜牧业发展方面,西藏严格实施草畜平衡原则,延续古老的“轮牧”制度,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同时,采取农牧结合,利用农业秸秆、谷物补充饲草,推广优质畜种等方法,增加肉类产出,近年来,西藏肉类产出保持在30万吨左右。

  西藏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坚定实施发展绿色产业、产业绿色发展政策,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品质,同时全方位构建雪域高原生态文明新形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世界留下完整而美丽的“地球第三级”生态系统,全球生态安全、用水安全也因此多了一份有力保障。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30日 08版)

197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