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者:丁凯、姜林宏(分别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深刻把握二者内在统一关系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所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要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目标,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确保高校始终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
1、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教育是人通向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需求,促进和实现人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是我们党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至上,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面临的重大政治命题。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离开了人,教育就不复存在。同时,人又总是社会的人,离不开社会和道德的制约,脱离了道德,人就不成其为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高等教育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是高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的重要体现。
恪守品德是为人之本,崇德修身是成事之基。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从育人的规律看,德育是一辈子的事情,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大学时期尤为重要。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达致美好崇高的精神境界,一个民族只有同心同德、积善成德才能凝聚起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高等教育事业是强基固本、造福人民的事业,始终心怀“国之大者”,遵循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始终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放在突出位置。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办教育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在陕北公学所做的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演讲中,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各有差异的青年学员,号召他们学习鲁迅的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要做“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要“一点不避锋芒地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加需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历史主动精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在统一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度一致的,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本质体现。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培育从来都是具体的,都是和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相结合的。我们不能忽视立德作为育人的根本去空谈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也不能脱离党的领导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将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和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机统一起来。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在高校发挥得如何,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而能否坚持教育的人民立场,关乎立德树人的成效。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中不确定、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增多,从根本上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变质、不变色,必须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阵地。新形势下,高校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旗帜鲜明抓党建,以政治建设为根本,思想建设为基础,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夯实高校党建工作基础,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现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和师德素质的深层次融合。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在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将立德树人融入大学教育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重要举措,其成效也是检验高校党建工作质量的根本标准。高等教育必须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的历史使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高校党的建设要扎实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这一根本标准,推进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保障体制改革,全面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实现育人主体从单一走向全面、育人过程从片段走向整体、育人视野从扁平走向立体。
3、高质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立德与树人相统一
德因人而立,人因德而树。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源于教育的本质是铸魂育人、塑造生命。重视立德就是重视民族的根脉,重视民族的未来,重视民族的长远之计。中国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始终坚持立德与树人相统一。
坚持立德与树人相统一,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的教育应按照中国的特点和实际来办,扎实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是由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共同决定的。中华民族博大深厚的教育思想、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宝贵经验、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都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之本。应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将理想照进现实,令大志融于细微,在不懈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坚持立德与树人相统一,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的重要抓手。必须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服从服务于全党工作大局。高校应全面加强队伍自身建设,精心培养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与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既教育学生、引导学生、鼓舞学生,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
坚持立德与树人相统一,必须发挥高等教育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科学认识基础之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面对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会使教育发展缺乏文化前行的定力、缺少从容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要么在多样性文化观念中无法自立,要么茫然四顾迷失自我。高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应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在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引领作用,立师德,严师风,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只有以自身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才能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使价值观教育更具说服力和感召力。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22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