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奉楚
近日,调查人员来到南京新街口地区的“徐氏盱眙龙虾”门店,询问标注的“5斤装”到底是龙虾本身5斤,还是指连配菜、汤汁一起重5斤,工作人员并未直接回复。随后,调查人员通过平台下单了一份99元的五斤装龙虾,经过测量,带盒带汤共重7.7斤。如果单独将虾取出,称得的重量为仅2.9斤。这份小龙虾的配料包括辣椒和年糕,占据了绝大部分重量。
随着夏季到来,小龙虾作为季节性热门美食已经开始上市,一些实体店或外卖商家均推出了3斤装或者5斤装套餐供消费者自由选择。但缺斤少两问题显然是最为常见的“坑”,也是消费者最不容易发现和识别的陷阱。
一般来说,由于餐饮行业的特殊性,大部分食材经过清洗、加工、烹饪之后,会导致成品重量与原始食材重量有所差异,甚至差异较大。正如报道所指的那样,龙虾经过清洗、加工、烹饪之后,净虾的重量会比活虾的重量少,但净虾加上配菜、餐盒的重量则会比活虾多。
因而,一些精于算计的商家便会故意打擦边球,玩文字游戏。如一些商家在宣传促销时给出的价格便宜到不可思议,但却未明确标注食品的主要食材规格、分量等信息。这样一来,商家便给自己留足了随意解释的空间。譬如,如果有消费者怀疑加工后的龙虾缺斤少两时,商家可以“活虾的分量是充足”为自己辩解。此时,活虾已经清洗、加工、脱水,做成了菜品,并通过外卖员送到了消费者手中,而活虾的分量是否充足则全凭商家一张嘴,消费者没有亲眼看到,商家也没有录音录像。至于5斤活虾加工后是否就是2.9斤,更是没有充足依据。
也就是说,因为清洗、加工、烹制导致食材质量、分量的变化,让商家掌握了“给消费者挖坑”和缺斤少两的密码。正如网友所称的那样,这种缺斤少两是很大的恶意,也是极大的不诚信。更何况,即便消费者或监管部门发现商家存在缺斤少两的行为,也只是少数几起,对于习惯缺斤少两的商家而言,仍然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商家缺斤短两的行为,除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外,还涉嫌违反《广告法》,构成虚假广告和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承担退一赔三的赔偿责任,监管部门也可对违规商家进行处罚。但遗憾的是,此类缺斤短两行为隐蔽性较强,不易被发现,即便是消费者较真,也难以搞得清楚明白,进而追究商家责任。
不管监管难度有多大,对于这种毫无诚信且隐蔽性较强的缺斤短两行为,都不该轻易放过。不妨强制要求商家在平台或餐盒上标注产品的重量、数量等规格。譬如,5斤活龙虾经过加工烹饪后到底可以产出多少成品龙虾,肯定会有一个固定的比例和区间,基本上不会相差很大。那么,就应要求商家标注产品规格、分量,如明确标注活龙虾的重量、数量,成品龙虾的大概重量、分量,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拒不标注的,既可进行处罚,也应在发生纠纷后推定商家存在过错,让其承担不利后果。
唯有夯实商家责任,用严惩重罚让违规商家得不偿失,才能倒逼商家敬畏规则、诚信经营。只有树立科学的行业规则并依法采取重罚手段,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让潜在的作恶者有所收敛,不再把缺斤短两当作薅消费者羊毛的“丑陋行规”。(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