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州5月14日电(胡丰盛)在浙江省湖州市,有两个千年古村落,一个是“世界丝绸之源”,一个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前者叫潞村,后者名叫荻港。曾经一度,这两个千年古村都“守着金碗没饭吃”,如今,两个村子盘活“沉睡”遗产后已“各领风骚”。其背后,折射的是乡村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变革。
潞村,位于湖州市城南7公里,是钱山漾遗址所在地,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绸片。丝绸、蚕桑、农耕、古桥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让这个古村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如何创新保护模式,挖掘更多古村资源,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这是潞村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多年来,当地坚持保护原则,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引入文旅新业态,在古村绘就新画卷。
在这里,有一家三联书店“书山有潞”店,造型古朴雅致,融合了古典和现代文化风格,店内有上万册书籍还有各类文创产品,如今也是游客的必来打卡点之一。
“这个村落历史文化非常悠久,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我没想到这边环境这么好,也很符合整体的文化氛围。非常适合朋友来旅游和看书打卡。”浙江台州游客陈玉燕翻阅书籍说道。
书店在保护潞村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力求打造最美乡旅融合书店,与潞村的千年历史文化相承,成为游客、文艺爱好者的打卡之地。
“以经营业态而言,我们是在传统书店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书店+’的模式。文化、休闲、享受美食,在这里满足游客的各类需求。同时,也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生活。走进书店,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国。”三联书店“书山有潞”店负责人张玉介绍。
从潞村向南驱车16分钟,就到达了荻港古村。虽然两村仅相距9.2公里,但这里却是凭借着“桑基鱼塘”特色,走出了另外一条发展道路。
游客在潞村打卡拍照 胡丰盛 摄这里是杭嘉湖平原上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自古就有“苕溪渔隐”之称。村民遵循着先民植桑、养蚕、蓄鱼生产规律,将桑林附近的洼地深挖为鱼塘,垫高塘基、基上种桑,以桑养蚕、蚕丝织布,蚕沙喂鱼、塘泥肥桑,形成中国传统桑基鱼塘系统最集中、面积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区域,保护区总面积达6900公顷。
“这是‘活化’的农业遗产,是一座‘巨大的中国农业知识宝藏’。”2022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期间,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Carlos Watson)曾经这样评价它。
“鱼乐、鱼歌、鱼宴……以桑基鱼塘系统千年农耕文化为题材的系列鱼桑文化表演,可以将传统鱼文化、蚕桑丝绸文化、美食文化、农耕文化、古运河文化等千年文脉精髓一一展现。”湖州市桑基鱼塘产业协会会长、乡贤徐敏利介绍,当地以“鱼桑”文化为媒的鱼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了十几届,也成了湖州讲好农遗中国故事的生动实践。
围绕桑基鱼塘、荻港渔庄、荻港古村等内容,当地重点打造集休闲度假、生态农业、研学实践教育等为一体的农业旅游综合体“苕溪渔隐·共富工坊”,成为推动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带动村民增收的重要载体。目前,该工坊已提供600多个就业岗位,年支付工资3000万元,带动当地1500多户农民的农产品销售,人均年增收2万元。(完)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