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万里行】
光明日报记者 张文攀
一场春雨过后,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红崖子乡红崖子村的天然草场上云浮苍穹,草吐芽尖。“真是及时雨啊!瞧这返青率,今年草场长势应该不错。”望着被细雨打湿的茫茫原野,平罗县草原管理站站长刘春宏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被称为“地球的皮肤”,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的宁夏,草原面积几乎占全区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历史上,这里水草丰美、牧畜兴旺,有“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记载。然而,随着内地人口的一度大规模迁移,过度垦荒、过度放牧等问题让当地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
2003年,为尽快遏制天然草原持续恶化的局面,宁夏在全国第一个以省为单位全域禁牧封育,百万牛羊退出草原,将林草还给自然。20年来,宁夏草原的生态“伤疤”修复成效如何?“靠天养畜”的传统畜牧时代终结,农民曾赖以生存的养殖产业如今又有怎样的新发展?近日,记者走进了这片塞上草原……
宁夏在全国率先以省区为单位全域封山禁牧,图为舍饲养羊。资料图片
牛羊下山 畜禽进圈
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宁夏盐池县,自古就是天然草场。战国时,秦在当地置昫衍县,后属北地郡。东汉尚书令虞诩所写奏章中形容此地为:“沃野千里,谷稼殷积。又有鬼兹盐池以为民利。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
千百年的自然选择和物种进化,使滩羊成为这片草原上最闻名的物产。当地人介绍,这里的草场野生草药遍地,水中矿物质含量高,盐池滩羊可谓“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中草药”,因此肉鲜、味醇、营养价值高。然而,也正是这一点,使得当地长期过度放牧,草原退化,生态环境变得脆弱。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盐池全县75%的人口和耕地已处于沙区。
“风吹沙子跑,抬脚不见踪。刮风的时候,一道巨大的沙墙压过来,根本辨不清方向。一夜之间,流动的沙丘就能和房顶齐平。”说起儿时关于风沙的记忆,盐池县冯记沟乡马儿庄村黎明自然村村民白学宝依然历历在目。
盐池不是个例。在宁夏南部六盘山区,滥伐和放牧也让本就脆弱的山体变成了“和尚头”。“禁牧前,原州区草原植被盖度只有50%。”固原市原州区草原工作站站长王琼告诉记者。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因过度放牧、气候干旱等因素,宁夏草原超载率达300%,加之滥采乱挖等人为破坏,90%以上的草原退化,地表裸露严重,沙化草原面积达1376.5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仅有35%。
黄土漠漠、黄沙漫漫,千里无绿、冬夏一色。极度脆弱的生态状况如何扭转?
禁牧!封育!2003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发布《关于对草原实行全面禁牧封育的通告》,将禁牧作为生态建设“1号工程”强力推进。为此,先后修订和颁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200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禁牧封育条例》(2011年),为草原保护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牛羊下山、畜禽进圈,全境禁牧封育为大面积草原和林地的修复治理奠定了重要基础。宁夏山川由此得以休养生息,走向复绿之路。
曾经丘秃岭荒的西海固,如今已是满目苍翠。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摄/光明图片
还林还草 锁住“沙龙”
林草复绿,管住牛羊的蹄子和嘴巴只是开始。补播改良、还林还草,则是一个漫长的生态修复过程。
宁夏草原工作站的一张展板上,一组退化草原修复前后的卫星影像图片,诉说着生态建设的不易。三幅影像图是平罗县红崖子乡的荒漠化草原,分别拍摄于2003年、2013年和2022年。“可以很直观地看到,2003年这里还是一片黄,这些年植被恢复非常明显,‘黄’‘绿’不断‘博弈’,终于形成了现在绿‘肥’黄‘瘦’的格局!”宁夏草原工作站副站长黄文广感慨道。
恢复草原植被,种什么草很关键。“宁夏气候相对干旱,降雨量偏少,我们经过大量试验,选育了蒙古冰草、柠条、花棒、沙芦草、沙打旺等几十种耐旱的乡土草种。”宁夏草原工作站建设科科长王顺霞告诉记者,每年六七月份雨季来临前,各地根据不同草原类型,采用人工撒播、点播或机械免耕补播的方式抢抓种草,一点点为地球植起绿色“皮肤”,2019年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启动以来,全区已修复退化严重的草场80多万亩。
在六盘山的温性草原区,因山大坡陡,机械难以进入,补播全靠人工作业。“五六十人一大早七点多就上山,有时一天要走十几公里,主要种扁穗冰草和胡枝子。这些年下来,我们改良了60多万亩草原,现在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变好,降雨量都增加了。”王琼介绍。
而在北部沙漠化严重的草场,种草还多了一道工序——扎草方格。“这地方流动沙丘多,最高的有40米,拖拉机半坡爬不动,全靠人背着二三十斤的麦草,顶着夏天沙漠里的高温往前走,非常不容易。”刘春宏告诉记者,在流动沙丘和裸露沙地等重度退化区域,扎设草方格筑起网格沙障的同时,还要补播灌草种子一一只有“麦草”与“草籽”双料齐下,方能真正锁住“沙龙”。
这些年,在国家草原生态重点工程的推动下,宁夏先后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草、退化草原补播改良、鼠虫病害防治、草原监测、草原防火、退化草原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有效遏制了草原退化,草原生物多样性得到明显提升。
数字见证着变化。截至2022年年底,宁夏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73%,较禁牧前增加了21.73个百分点;草原单位面积鲜草产量达到2412公斤/公顷,较禁牧前增加了81.48%;沙化草原面积由1376.5万亩减少到871.36万亩,越来越多的“伤疤”正逐渐被抚平。
梯田的生态和观赏价值为农旅融合带来机遇。资料图片
塞上新曲 “牧”歌嘹亮
禁牧封育,意味着用围栏将数百万亩草原彻底保护隔离。一开始,也曾有人质疑:宁夏农民赖以生存的畜牧养殖业就此“撂荒”,可咋办?
20年过去,一组数据给予了有力的回答——仅盐池县的滩羊饲养量,就从禁牧前的100万只增加到320万只;2022年宁夏全区滩羊及改良羊饲养量达到1412.8万只,增长明显;同时,涵盖滩羊养殖、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标准体系已然建立,规模化养殖达70%,品牌价值达到98.25亿元。
四野无牛羊,“牧”歌更嘹亮。既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么生态修复和畜牧养殖这一对“矛盾体”,又是如何在宁夏实现相辅相成的呢?
原来,作为被封禁的“主角”,滩羊在饲草、防疫、繁育等一道道难题的“通关”中,完成了由粗放放养到科学舍饲的转型。在畜牧养殖领域工作了30年的盐池县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周托告诉记者,一开始,的确存在圈养后肉质下降的问题。于是,当地邀请专家在人工饲草中科学配比甘草、黄芪、苦豆子、地椒等天然中草药,最大限度还原原始草原的草料生态;同时,改变传统羊只病害防治“听天由命”的处理方式,组织技术人员分批培训、入户指导,引导牧户向科学化、标准化养殖转变。
传统养殖产业的蝶变同样发生在肉牛、奶牛等领域。在六盘山区的肉牛养殖大县泾源县,科学养殖让牛产业变得越来越“牛气”。“以前养牛,管理、防疫、配种全凭经验,就两头黄牛还经常侍弄不好;现在畜牧专家手把手教咱,我都养到18头了,还是安格斯牛呢!”泾源县大湾乡苏堡村养殖户康发海越来越自信起来。
牧业如农业,种业是“芯片”。在育种端,宁夏通过加强双羔滩羊品系选育和生物育种等研究示范,将滩羊的生长性能提高了50%以上,繁殖率达到160%以上。此外,中国(宁夏)良种牛繁育中心建成运行,肉牛良种化率达到89%;自主培育的“宁京1号”种公牛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由单一引种向自主繁育转变……
市场是“指南”。在销售端,产业的提档升级培育了盐池滩羊、六盘山牛肉等一大批走向全国餐桌的特色农产品,成为带动宁夏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力军。
禁牧封育,让畜禽换了个“活法”,产业有了新气象。相关数据显示,到2022年年底,宁夏畜牧业总产值比禁牧前增长了7.67倍;肉牛、滩羊饲养量逐年增长,分别达到220万头、1380万只;奶牛存栏82万头,增速连续4年居全国第一……
“多年的实践证明,禁牧封育促进天然草原植被有效恢复,显著改善牧区生态环境,推动养殖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探索出符合宁夏优势特色产业舍饲高效养殖的新经验、新方案,并付诸实践总结推广。”宁夏畜牧工作站副站长温万一语道破禁牧封育带来的生态之变、产业之变。
绿了草原,富了农牧民,这是一个“禁”字带来的奇迹。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06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