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作者:吴守蓉(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海岸卫士”“鸟类天堂”“鱼虾粮仓”……种种美誉彰显了红树林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大红树林保护和修复力度,扭转了红树林面积减少和退化趋势,红树林面积由2001年的2.2万公顷增长至现在的2.7万公顷,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红树林面积净增长国家。然而,我国红树林总面积偏小、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外来生物入侵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区域整体保护协调不够,保护和监管能力还比较薄弱。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应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汇聚多方合力,让红树林成为美丽中国的闪亮名片。
遵循规律,科学保护。汇集多学科研究合力,在红树林品种选育、引种实验、栽培抚育、病虫害防治、珍稀物种保护等方面设立课题,开展“揭榜挂帅”,突破红树林修复关键技术制约。要遵循红树林生长繁殖规律,坚持生态优先,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红树林生态修复应与区域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相吻合,坚持系统观念,避免对鸟类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等产生负面影响。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依托在深圳建立的“国际红树林中心”平台,汇聚国内外研究力量,加强红树林保护区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前沿成果,分享我国在红树林保护修复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手段等。加快红树林专业人才培养,形成各具特色的红树林科研团队。
完善制度,落实责任。着力加快红树林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设,切实把红树林保护的责任落地落实。科学制定全国红树林资源保护规划,将红树林资源纳入国土空间“一张图”和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提升动态监测预警能力,促进部门联动协同;创新红树林保护方式方法,取得更大保护实效;建立红树林资源保护考核机制,将红树林资源保护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年度绩效考评等考核评价内容和林长任务清单,全面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提高红树林保护区管理水平,定期对红树林营造质量及成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落实后续保护修复措施,并不断完善红树林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解决好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与红树林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加强红树林分布情况调查,通过设置各级林长及护林员,加强红树林资源的网格化管理,并加强基层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污染和人为破坏红树林的行为。此外,还应建立红树林生态系统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及风险管控机制,比如,加强技术培训,利用技术手段完善“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的监测预警网络,实现外来入侵物种的人防和技防有效结合。
重视科普,全民参与。保护红树林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沿海地区要把红树林保护修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让红树林真正成为“金树林”。可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红树林保护修复,探索建立红树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与此同时,通过向百姓科普红树林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红树林、亲近红树林。做好红树林保护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学者、行业协会、志愿组织以及社会公众通力协作,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红树林在净化海域环境、防风固堤、抵御自然灾害、绿化美化海岸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水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意义,提升全社会保护红树林的生态文明意识。要创新全民参与方式,积极搭建线上参与平台,引导人们通过简单便利的线上活动参与红树林保护工作。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最好的自然课堂,建议在红树林保护区建设自然教育基地、博物馆、写生馆、野外观察点等,面向大中小学生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
总之,通过丰富多彩的手段,让人们充分感受红树林的自然之美,并积极行动起来,携手共护红树林,绘出美丽中国新画卷。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吴春燕、唐一歌、马跃华、周仕兴、陆健、严圣禾、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丰瑶、邓丽云)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26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