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青海三江源腹地农牧民:端起“金饭碗” 吃上“生态饭”-中新网

2023-04-04 08:53 中国新闻网   张子怡  阅读:4929 

  中新网西宁3月24日电 题:青海三江源腹地农牧民:端起“金饭碗” 吃上“生态饭”

  作者 祁增蓓 王金梅 苏文彦

  “家乡的天空更蓝了、草原更绿了、湖泊更清了”“以前靠天养畜,这几年牛羊都住上了‘房子’”“牧民端起了‘金饭碗’,吃上了‘生态饭’”……24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花石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仁青扎西向记者描述着家乡的变化。

  “家乡的天更蓝了、草原更绿了、湖泊更清了”

  果洛州地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境内有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是“中华水塔”的重要水源涵养地。玛多县藏语意为“黄河源头”,地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是青海省海拔最高的县之一。

资料图为果洛州境内的黄河源头牛头碑。 果洛州委宣传部供图 资料图为果洛州境内的黄河源头牛头碑。 果洛州委宣传部供图

  在生于斯长于斯的仁青扎西看来,生态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扎实开展黑土滩治理、禁牧封育、退牧还草、湿地保护等工作,水源涵养量、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均比十年前大幅提升。”仁青扎西感叹,家乡的天空更蓝了、草原更绿了、湖泊更清了,过去难得一见的雪豹、藏狐、白唇鹿、野牦牛、黑颈鹤频繁出现在三江源。

  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牧民的精心呵护,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涉及4个县17211户牧民家庭,许多牧民从传统放牧人转变为生态管护员。2018年起,青海省每年拿出3.7亿元,每户安置一名生态管护员,每月收入1800元,仅此一项三江源的民众户均年增收21600元。

  仁青扎西说:“我身边的牧民,基本每家都有人从事生态公益性岗位,他们在守护好家园的同时,保护三江源自然生态,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共赢。”

  “以前靠天养畜,这几年牛羊都住上了‘房子’”

  被誉为“千湖之县”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地处黄河源头,平均海拔4200米左右,是黄河上游第一个县城,也是一个以草原畜牧业为基础的纯牧业县。

资料图为牧民正在放牧。 玛多县委宣传部供图 资料图为牧民正在放牧。 玛多县委宣传部供图

  “十几年前我们要靠传统的畜牧业生产养活家人,一年到头收入也没有多少,甚至只能解决温饱。”仁青扎西介绍,近几年来,果洛州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有机认证牲畜占比46.24%,纳入有机监测的草场占比24.3%,牛羊出栏36.27万头(只),实现农牧业总产值12.27亿元。

  “畜牧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靠天养畜’的经营模式变得规模化、规范化,牛羊都住上了‘房子’,牧民还能通过视频监控来放牛放羊。”仁青扎西直言。

资料图为野生动物在三江源区自由漫步。 果洛州委宣传部供图 资料图为野生动物在三江源区自由漫步。 果洛州委宣传部供图

  “让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永远成为果洛的优势和品牌”

  果洛境内山势巍峨、雪峰绵延、湖泊密布、河流众多,草原广袤,共有旅游景点70多处,阿尼玛卿雪山、年保玉则、黄河源、扎陵湖、鄂陵湖等构成了独特的高原生态美景,具有打造世界级高原精品旅游区的资源潜质和天然优势。2022年,果洛州共接待游客55.8万人次,旅游收入4.4亿元。

  仁青扎西认为,果洛州既是旅游资源富集区,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任何开发都应突出生态保护优先战略,坚守生态底线,推进生态旅游集约化、低碳化、绿色化发展。“让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永远成为果洛的优势和品牌”

资料图为三江源区内的野生鸟类。 果洛州委宣传部供图 资料图为三江源区内的野生鸟类。 果洛州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果洛州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高原旅游相融合,谋划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果洛特色的高原生态旅游新格局。

  同时,以全域旅游为核心,果洛州构建“旅游 生态 文化 研学”“国家公园 生态旅游 科考”等新型高原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探索“文化 旅游”“旅游 航空 自驾”融合新路子,推进青川甘藏大旅游环线区域合作,推进高原旅游业与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格萨尔文化、民族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等共融发展,催生了生态体验、冰雪旅游、藏医药浴、摄影科考等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完)

【编辑:张子怡】
212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