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树坤(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学分中心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西藏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与全国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发展人权事业,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篇章。
立足最广泛权利主体,推进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西藏地区边境线长4000多公里,多数地方自然和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居民居住分散,要保障好全体居民的物质利益,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挑战极大。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顶层设计,西藏推行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等一揽子措施,坚持一个都不能少,保障和改善民生。早在2019年年底,西藏全区实现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藏区各族人民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目标,消除了绝对贫困,各族人民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成果。踏上新征程,西藏还应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坚持“两个文明”协调,维护和保障各项权利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权是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概念。一方面,西藏地区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效保障和落实藏区民众的受教育权、劳动权、健康与医疗权、受赡养权、住房权、社会保障权;另一方面,以高度的自觉维护和保障各项文化权利,用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例如,多次组织大规模、系统性的重要藏文经典的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再比如,为保护藏区建筑文化遗产,2006年至2020年,安排资金34亿多元,实施西藏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等155处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工程。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西藏各级政府综合施策,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强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着力发展和推进有特色的人权事业。
统筹兼顾保护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21年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区现有森林1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2.31%,有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地质公园、9个国家森林公园、22个国家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地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8.75%。
任何以过度消耗能源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西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依法依规保护环境,出台《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等3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让生态保护有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坚持多投入,仅“十三五”期间,西藏投入202.3亿元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工程等项目。同时,加强生态保护建设资金使用监管,加大对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追究,对维护生态环境造成的个人损失进行补偿。通过多套组合拳,不断提高生态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坚决捍卫国家统一,夯实和平发展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愈发陈旧落伍,妄自尊大或独善其身只能四处碰壁。没有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生态等各项权益就难以得到持久的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定幸福生活就难以为继。包括西藏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只有坚定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同所有分裂势力、反华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才能真正捍卫西藏人权事业的发展根基。
西藏人权事业发展实践充分表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协调推进共同富裕,坚持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才能实现西藏人权事业的繁荣发展,才能建设成中国式的现代化西藏。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8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