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 王笑妃
“文物古韵,大国匠心”“匠心陶钧,相印古今”“文物通古今,匠心传天下”……走进山西警察学院,路边飘扬的彩旗上印着许多词华典赡的标语,比赛氛围浓厚。3月24日—26日,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来自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19名选手会聚一堂,进行最终角逐,共产生一等奖10名,二等奖22名,三等奖42名。
刚一走进金属文物和陶瓷文物修复师的实操比赛场馆,化学试剂的刺鼻气味就钻进口罩。赛场里“动静”挺大:尖厉的吱吱声,是超声波洁牙机在清洁青铜器上的污垢;清脆的当当声,是小锤在为变形的青铜器整形;刺耳的摩擦金属声,是打磨机在去除青铜器上的有害锈;低沉的轰轰声,是吹风机在烘干青花粉盒上的胶水……
虽然气味和噪声让人心烦意乱,还不断有人在周围观摩走动,但选手们仿佛自带“屏蔽罩”,完全不受外界干扰,气定神闲地在这种环境里工作共计14小时。他们的目光始终专注地黏在文物上,头不抬,手不停,心静如水,从容不迫。
金属文物、壁画彩塑文物、陶瓷文物等的修复师实操比赛中,都需要根据自己抽到的文物的病害情况,定制“个性化”修复方案,并现场完成保护修复。有位修复青铜鼎的选手,一会儿用棉签蘸取离子水轻轻摩擦,一会儿用牙刷轻柔刷拂鼎身,空气中雾似的灰尘扑簌簌落下。他的桌下摆了一大桶水,随着除锈、整形、拼接等修复工序,一桶清水渐渐混浊,而青铜鼎的样貌变得清晰起来,不由想起杜牧诗“自将磨洗认前朝”。
本次大赛选择了一些具有典型病害的文物,以期营造一个更为真实的操作场景。三楼是壁画修复师比赛区,选手修复的壁画来自长治市长子县的寺观,有的部分已漫漶不清,有的部分尚可见墨绘的虬髯大汉和苍劲古松。与楼下的喧闹不同,这里静悄悄的,每位选手几乎如雕塑般静止,走近才能看到他们手上的细微动作:或是拿着棉签轻柔地转动着给壁画“洗脸”,擦去污垢;或是给壁画“打针”,将黏合剂缓缓注射到壁画中,加固颜料层;或是端个小碗,舀一点碗里的膏状物体,一点点抹到破损处修补。
敲击声、拉锯声、锤击声、挖凿声……还没走进木作和泥瓦作的比赛现场,叮叮当当的“交响乐”就飘进耳朵。走进场馆,记者立即被清新的松木香包围起来。选手们正拿着锛、斧、锯、刨、铲、凿等传统的木作工具,各显神通。随着刨花木屑在他们的脚边如落叶般堆起,清晰流畅的弧线、严丝合缝的榫卯、结构繁复的构件也一件件、一组组地“变”了出来……“你看,没有一个用电动工具的,全是五花八门的传统工具。”木作文物修复师比赛项目裁判长、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中心原主任李永革指着场内说道:“现在电锯可能锯得很直,但文物是没有那么直、那么平的。传统工具其实在古建筑上留下许多烙印。让大家用传统工具比赛,也是为了最大限度还原文物的原工艺、原做法。”
场馆内靠里是泥瓦作修复师比赛区域。修复师要从手工磨砖开始,再将砖砌成须弥座的样式,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工匠精雕细琢的“细作”,砖和砖之间的缝隙要又细又均匀,还有选手完成了“加分项”——在一块方砖上雕刻了柿子和如意,象征事事如意。
木作和泥瓦作参赛选手大多上了年纪,询问中得知,很多选手从十几岁就开始跟着师傅学木作。记者观察到,他们的手大多粗糙又沧桑,还有很多细小的伤口,而他们使用的工具显然已跟随主人“征战”许久,带有日积月累使用留下的包浆,见证着他们在工匠技艺的道路上孜孜以求的执着与坚守。
技于指间,俯仰千年。文物修复师用一双双饱经历练的巧手,持择一业终一身的匠心,使得国宝重光,繁华再现。
(光明日报北京3月26日电)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7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