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 军
伴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有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围绕网络游戏沉迷问题,代表委员们从多个角度建言献策,有的建议对网络游戏进行分级管理,有的认为政府应加大对相关灰黑产的打击力度,有的呼吁建设“堵疏结合”的社会综合协同体系……
未成年人因其心智发展还不成熟,自控力较弱,比较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不仅会危害其身心健康发育,也不利于其接受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基于未成年人保护的价值目标,合理限制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已成为社会共识。为此,202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专门下发通知,要求游戏厂商只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0时至21时为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应该说这一规定的要求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得到未成年人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各大网络游戏厂商,基本上能够做到严格遵守这一规定。但仍有少数企业在推出相关网络服务的时候,忽视未成年人保护这一底线性质的要求,放任自己提供的服务成为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机制的“洼地”,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此前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判决的首例网游代练App案,就揭示了这一问题的冰山一角。
所谓网游代练平台,就是网游用户通过特定平台(其具体表现就是运营的App)将自己的网游账号及密码,提供给游戏能力出众的玩家,其中不乏未成年人,由后者代自己来挂网打游戏,实现游戏升级进阶之类的目的。这种运营模式本身是否涉嫌侵犯网络游戏运营者的合法权益、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暂且不论。它导致的最直接的问题是,未成年人不经过任何严格的身份认证,就可以自如地登录代练平台去“接单”,以“代练”的名义,利用成年人的网游账号不受限地玩网络游戏。如此一来,经过多方努力建立起来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机制就成了摆设。特别是有些App运营者还会有意无意地将这个漏洞,作为自己提供服务的卖点进行宣传,以吸引流量获得更多关注。
任何机制的有效运行,都需要各环节的有力支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漏,都可能让机制的设计初衷落空。这就是所谓的木桶原理:决定一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机制是否有效,不只取决于游戏平台的管控是否严格,也取决于是否存在其他的“洼地”或者漏洞。就此而言,为了绕开未成年人网游防沉迷机制而设计出来的种种方法,都应该予以系统地清理和整治。网络游戏代练平台,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态,但远不是唯一形态。现在还有一些人或平台以各种方式,变相地向未成年人提供、出租、转让只有成年人才能够使用的网络游戏账户。对于这些行为,都应该予以追责并且建立防范机制。
从游戏运营商的角度来说,也要及时跟踪产业发展情况,运用大数据识别和预测研判技术,提升动态的账户管控机制,以有效防范成年人的账户被未成年人使用。对于存在违规情况的游戏账户,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虽然这些措施的采用,会不可避免地增加运营成本,但未成年人保护乃是任何商业利益都不能去触碰的底线。唯有诚心正意地,而非虚与委蛇地落实未成年人保护责任,才会真正堵漏洞、补短板,完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机制。
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也通过相关案件的审理亮明了自己的态度,如在首例网游代练App案开庭审理之前,法院即向相关代练平台发出诉前禁令,要求其立即停止App运营,以防止这个“洼地”继续存在,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这一举动也充分体现了司法机关对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落实,值得点赞。
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一个国家的民众如何对待未成年人,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国家的文明程度。与此同时,一个国家的企业界,如何对待未成年人,是否昧着良心打小孩子的主意,是否“见利忘义”,则界定了一个国家商业伦理道德的下限。
(作者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电子商务法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王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