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京2月25日电 (记者 申冉)京津冀核心区“一小时交通圈”、轨道上的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群、都市圈高速扩容,民众对区域性交通需求的水涨船高。环超大、特大城市的网状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交通”),运营里程持续创新高。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佘才高告诉中新网记者,多年来他一直关注城轨交通的立法问题,今年带上全国两会的建议也与此有关。
佘才高介绍,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累计有55座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超过1万公里。中国城轨交通正以每年1000公里的速度递增。“在涉及到不同城市、不同省份之间‘接轨’问题时,需要统一的单行法,规范全国范围城轨交通的建设运营问题。”
经过行业调查,佘才高认为,尽管城轨交通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涉及相关领域的国家层面立法还仅限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文件类型、效力层级限制了相关立法的完整度与统筹度;另一方面,地方立法因立法层级不同、管理标准差异,难以满足城市群、都市圈内城轨交通的高效协同的发展需要。
长三角部分城市已试水城轨交通协同立法。佘才高介绍,以南京为例,南京市人大在2021年创建了跨市域协同立法机制,借以解决城轨交通单线跨两市的协同执法管理问题。
“都市圈线路陆续开建。因线路规划、建设时间差异,协同立法的方式将不能满足跨省域、市域城轨交通的管理需要。”他表示。
“南京都市圈智慧市域快轨示范工程此前已启动,计划从网络布局、运营运维、乘客服务等方面着手,探索跨市域多元票务互联等协同调度的都市圈一体化运营机制,构成‘规划建设一蓝图、运营管理一张网、便捷出行一串城’的都市圈城轨交通新格局。”佘才高希望,该工程能为立法实践收集些经验。(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