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在江南水韵中见证千年文脉——观“长江下游文明特展”

2023-02-27 09:06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丁玉冰  阅读:4380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李 健 光明日报记者 苏 雁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一首《长江之歌》唱出了长江的源远流长,也唱出了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亘古奔流的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

  近日,江苏南京博物院举办“大江万古流——长江下游文明特展”,联合长江下游9家文博单位精心挑选约250组(件)展品,向观众展示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文化高峰时期物质和精神文明的物证,以及当下城市文明的斑斓光影。

在江南水韵中见证千年文脉——观“长江下游文明特展”

此次展览展出的“宜子孙”青玉璧。  本报见习记者 李健摄/光明图片

  领略长江下游文明的独特魅力

  走进特展馆8号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代表长江底色的蓝色背景墙,画有长江下游地区的流经路线,上书“大江万古流”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长江奔腾不息的气势。

  “这些大米怎么黑乎乎的呢?”一位小朋友好奇地问妈妈。“这是溧阳神墩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米。”妈妈耐心地讲解。溧阳神墩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骆驼墩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6000年之间。这说明在几千年前,长江下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在无数次的探索中,创新培育出可种植的稻米。

  展柜中一把覆有薄锈的古剑格外引人注目,剑身近格处铸有铭文两行十字:“攻敔(吴)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明确了这把剑的主人是吴王夫差。剑首铸有八圈同心圆凸棱,是最为称道的“吴越青铜剑三绝”之一。这把青铜古剑是高超青铜铸造技艺的明证,也是吴越先民不断技术创新的生动注脚。

  无论是群星璀璨的文化艺术,还是精致雅趣的平常生活,在展厅里时刻都能感受到长江下游文明的独特魅力。

  漫步展厅,吴镇的《古木竹石图》、唐伯虎的《看泉听风图》、八大山人的《水木清华图》、董其昌的《草书五绝诗》等作品赫然在列,宛如进入中国书画艺术的长廊,美不胜收。

  “看!这里有一只蝉。”一个展柜前簇拥着大量观众,嘴里发出赞叹声。原来这里展出的是南京博物院十八件“镇院之宝”之一的“金蝉玉叶”,晶莹透亮的玉叶衬托一只栩栩如生的金蝉,有着“金枝玉叶”的美好寓意。这件金蝉玉叶是明代中期的杰作,体现出金器、玉器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把江南文人匠心与文心的交融体现得淋漓尽致。

  南京博物院展览部副主任、策展人田甜介绍,此次展览的展品都是精挑细选、优中选优的,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60余件,“展品的选择要兼具审美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同时每件展品都紧扣展览主题,每件展品背后都能讲出一个故事来。”

  开放包容成就江南繁华

  “东南财赋地,江浙人文薮。”随着衣冠南渡,北方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纷纷涌向长江下游地区,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随之南移。

  巩县窑唐三彩水盂、繁昌窑青釉瓷执壶、建窑兔毫釉瓷盏、越窑青釉瓷碗、景德镇窑青白釉瓷盏……这些来自河南、安徽、福建、浙江、江西等地窑口的瓷器,为何被摆在同一个展柜中?田甜解答了记者心中的疑惑,这些瓷器都出土于江苏张家港市的黄泗浦遗址。黄泗浦遗址曾是唐朝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出发地,宋代以后更是成为一处重要的出海港口。

  镇江府制造的城砖在安徽明中都出土,广东地区制作的锡一品锅在江南地区被使用,从苏州到关东的海关出口茶照……一系列文物,生动展现了江南地区与各地物质文化交流和贸易的发达。

  文明进步离不开交流互鉴,也离不开世代的传承。在展厅显眼处的展柜中,摆放了一件国宝级文物——朱漆戗金菱花式人物花卉纹奁。奁是中国古代女子用以盛放梳妆工具的化妆盒。此奁盖面为戗金仕女消夏图,奁身四周十二棱间戗刻有荷花、牡丹、梅花、山茶、莲花等六组折枝花卉。奁盖内朱书的“温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十字款铭,包含产地和工匠姓名等重要信息。这件漆奁反映了宋代晚期漆器工艺向华丽风格的转变,也尽显江南工艺艺术的文人气韵。

  水随物赋形、四通八达、开放包容等特质,融入江南人的血脉。他们通过长江、运河、海洋与全国乃至世界相联结,南来北往的航船造就了江南繁华,不断延展着江南文化的辐射范围。

  “创新、发展、交流、融合,给人民带来最美好的生活,这就是长江文明。”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如是说。

  同饮一江水,共护长江美

  展览的最后有一面互动墙,络绎不绝的观众用手中五颜六色的小水滴贴纸装饰了心目中五彩斑斓的母亲河。

  为了更好地保护长江,长江沿线省市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要求。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推进方案》,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美丽江苏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高度,提出文化遗产保护等八大工程、20 项重点任务。江苏正在历史传承、生态修复、文旅融合、城市更新等方面作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积极探索。

  田甜介绍,南京博物院曾于1989年举办“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在社会上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再次策划长江下游文明展,是响应国家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号召,通过融入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的诸多成果,以更丰富的展品来唤起人们对长江的热爱,对长江文化的认同,对江南文脉的传承。”

  同饮一江水,共护长江美。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让千年文脉流淌不息,离不开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守护。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27日 09版)

303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