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作者:张 健,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欧洲研究所所长
俄乌冲突已持续一年,而且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欧洲深度卷入了这场冲突,其经济、社会与政治均已发生深刻调整,后果越发严重,可谓是一个欧洲的悲剧。
多重巨变
一年来,俄乌冲突已深刻改变欧洲。
一是安全环境巨变。欧洲事实上已经参与了这场冲突,而且参与程度还在逐渐加深。比如德国最初只同意向乌克兰提供头盔,而如今已积极提供主战坦克,就说明了这一变化的过程。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宣称,欧洲正在与俄罗斯交战。虽然这一说法遭到德总理的否认,其本人后来也承认表达错误,但实际上这正是德国及欧洲一些人的真实看法。与俄罗斯这样一个军事大国和核大国处于“交战状态”,已经充分说明了欧洲安全环境的变化之大。欧洲人对战争升级的风险有认识,但所谓的红线却一再被突破。一如曾不愿提供主战坦克一样,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宣称不会向乌克兰提供西方的先进战机,但后面的事情谁知道呢?
二是能源格局巨变。欧洲能源匮乏,严重依赖进口,而自冷战时期起,苏联及之后的俄罗斯就是欧洲的主要能源提供国。欧洲天然气进口的一半以上来自俄罗斯,约25%的石油也来自俄罗斯。与此同时,欧洲的制成品大量进入俄罗斯,形成一种高度互补、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而且对欧洲更为有利,是欧洲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的基础。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对俄制裁逐渐升级,先是禁煤,因为煤炭的可替代性强;然后是禁油,因为石油的可替代性相对也强;最后是禁天然气,如果不是因为实在难以完全替代,欧洲早已完全禁用俄气。替代俄罗斯化石燃料的结果是欧洲能源价格上涨、通胀升高,随之而来的还有能源上的不安全感,以及对制造业竞争力下滑的焦虑。
三是经济前景巨变。过去几十年来,过度监管、福利制度拖累、单一货币区机制上的缺陷以及保护主义、人口老龄化等原因,使欧洲经济增长缓慢,经历多次衰退。部分国家经济甚至仍未能恢复至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欧洲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也因此持续下降。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格局变化和地缘政治变化将进一步重创欧洲经济增长潜力,欧洲可能经历新一轮的去工业化。就如美国人多年前曾嘲讽的那样,未来欧洲真的可能“只剩下博物馆了”。目前,欧洲的数字产业已基本上被美国的高科技企业所垄断,比如谷歌在欧洲搜索市场的占有率甚至超过在美国本土的市场占有率,如果制造业再流入美国,欧洲的活路在哪里?
四是地缘角色巨变。俄乌冲突凸显了欧洲在全球地缘政治中“失败者”的尴尬地位,自认为和平的欧洲发生了军事冲突,这是对欧洲国际形象和地缘角色的一重打击。因为不论欧洲如何指责俄罗斯,俄乌冲突爆发本身就表明,过去几十年来欧洲对乌、对俄战略都是失败的。不仅如此,欧洲还发现其在严重的安全危机面前仍然极度依赖美国。俄乌冲突再度凸显了欧洲对美国的依附地位,这是对欧洲地缘角色的又一重打击。
应对失序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看似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推出一轮又一轮的制裁措施,但这种团结实际上掩盖了欧洲各国对俄乌冲突的不同态度。随着各国一年来利益的持续分化,分歧和矛盾开始显现,也更加难以调和。
其一,强硬到底还是面对现实。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属于对俄强硬派,在制裁俄罗斯、援助乌克兰方面最为积极,尽管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对俄强硬政策在国内并无多少争议。但在德、法等国,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民意对军事支持乌克兰持慎重甚至反对态度。这些国家国内看法相对多元,比如认为俄乌冲突的爆发西方也有责任,不应完全归咎于俄罗斯。特别是德、法两国作为欧洲大国有一定的战略视野,认识到从长远看欧洲安全不能完全排斥俄罗斯,对于“彻底战胜俄罗斯”这样的说法有危机感,所以无论是德国总理朔尔茨还是法国总统马克龙,都不愿意公开声称要“战胜”俄罗斯。对于波兰等国来说,德、法总在拖后腿,因而不时指责两国。而对于德、法等国来说,波兰等国的强硬做法可能导致欧洲及北约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因此德国总理朔尔茨曾表示,反对在军事援助乌克兰问题上搞竞赛。
其二,大难来时各自飞还是一起飞。世纪疫情尚未结束,再遭俄乌冲突重击,能源价格上涨,通胀飙升。面对愈演愈烈的生活成本危机,欧盟27国各自为政,纷纷出台对本国民众和企业的补贴措施。意大利等南欧国家本就债台高筑、囊中羞涩,无力大规模补贴;但德国却能推出2000亿欧元的能源补贴措施,招致“忌恨”。欧盟机构如欧盟委员会对此则无能为力。面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欧洲企业的吸引效应,德、法大力推动欧盟放松对国家补贴的限制,大多数欧洲中小国家则表示反对,因为只有德、法特别是德国有财力推出实质性的补贴措施,其他国家并无这样的财政实力。欧盟对国家补贴的严格监管是为了保证单一市场的公平性,而且疫情期间已经有所放松,如果继续放松限制,将会实质影响单一市场的运作。过去一年,在欧盟批准的所有国家补贴个案中,德国补贴资金就占到了一半以上。公平的做法是在欧盟层面设立基金,欧盟委员会已提出设立欧洲主权基金由各国共同出资,但这一提议遭到了德国等国的反对。
其三,战略自主还是战略依附。过去几年,在特朗普视欧盟为敌人的政策刺激下,欧盟内部就战略自主建设特别是自身防务能力建设达成了较大程度共识。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及北约的重要性得到强化,芬兰、瑞典两个中立国决定加入北约。德国、波兰等国加大了购买美国军火的力度。法国仍然怀抱战略自主的梦想,对德国决定购买美国F-35战机十分不满。
其四,要发展还是要安全。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国家纷纷宣布将增加军费。但欧盟国家未来所需军费的来源,要么靠更多举债,要么靠减少政府社会项目开支,要么大幅加税,无论如何都将挤占未来发展资源,显示出欧盟将安全考虑置于发展考虑之上。此外,欧盟连续推出了9轮对俄制裁措施,对自身经济造成严重损害,这表明,欧盟为达到遏俄、弱俄的安全目标不惜牺牲发展利益。尽管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可能给欧洲制造业造成严重冲击,但一些国家安全上依赖美国,不愿对美采取对抗措施,只能忍气吞声,这同样也表明,欧洲一些国家安全上的考虑压过了经济上的考虑。但值得指出的是,一些南欧国家、一些中东欧国家如匈牙利,以及德、法两个大国并不太担心所谓的俄罗斯威胁,其发展压力比安全需求更大。然而,这些国家出于政治正确等原因被裹挟进欧盟的强硬政策之中。随着国内民生问题日益凸显,这些国家对欧盟过于重视美国和安全政策的不满也在潜滋暗长。
危机重重
俄乌冲突仍在持续,不知何时也不知会以何种形式结束,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结局如何,欧俄互补性的能源与经贸关系已经回不到过去,乌克兰将长期成为欧盟难以承受的巨大负担,欧洲的经济、地缘安全环境也难以改善。同时,新的危机正在形成,欧洲大厦的根基或将再次动摇。
一是金融危机。过去十余年来,欧洲中央银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实质上起到了货币财政的作用,意大利等高债务国家因此躲过了市场的检视。但现在情况变了,一是欧洲中央银行开启了加息通道,没有任何理由继续大规模购买成员国国债,意大利等国利息支出增加,债务更加不可持续;二是欧元区从大规模贸易顺差转为大规模贸易逆差,削弱了对欧元的支撑作用;三是欧元区经济下行,一些国家将进入衰退;四是德国作为欧元区的稳定锚,其财政也在恶化。一有风吹草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就可能卷土重来。
二是难民危机。欧洲周边如中东、非洲等地持续动荡,近日土耳其和叙利亚发生强烈地震,加重了人道主义危机,进入欧洲的难民和非法移民人数持续上升。由于外交及财政资源主要用于支持乌克兰,欧盟用于周边外交及发展援助的资金已大幅减少,这可能给欧盟带来新的难民危机并与债务问题形成联动,进一步加大欧盟内部矛盾,动摇欧盟的根本如单一大市场、申根区及欧元。
三是俄乌冲突升级的危机。目前来看,冲突升级的可能性没有减少,反而是在增大。
总而言之,俄乌冲突一年来欧洲处境十分危险,这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将给中欧关系带来不利影响。希望欧洲能够克服内部纷扰,加强战略自主,以更为开放和包容的态度看待世界,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劝和促谈,尽快结束俄乌冲突,这对世界有利,对欧洲更有利。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27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