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北京化工大学】
作者:刘贵芹(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些重要部署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提供了根本遵循。北京化工大学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实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创优行动,在全面学习、全面领会、全面落实上下真功见实效。
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办好高等教育,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更好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必须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学校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落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任务清单、推动健全“四责协同”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两个“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强化领导班子政治属性和整体功能、制定实施《新时代校领导班子建设10条措施》;围绕提高中层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举办全覆盖政治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持续强化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建设,完善大抓基层的导向、政策和考评激励机制;毫不动摇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实现校内巡察全覆盖,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推动广大党员、师生员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强化理论武装是凝心聚力贯彻落实战略部署的行动先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学校通过近年来构建起的领导干部、教职员工、青年人才、青年学生全覆盖理论学习体系,党委常委会第一时间召开(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研讨会,教职工开展集中学习与专题研讨,召开党外知识分子、青年学者“红色引擎”学习座谈会,成立师生宣讲团,开展分众化宣讲和学理化学科化研究阐释等,更好学懂弄通党的创新理论,广大党员、师生员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光芒、实践伟力和长远指导意义的认识更加深刻,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进一步坚定了信仰信念信心。
深化“三进”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高等教育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一项重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力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更好发挥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切实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学校坚持讲好党的二十大“大思政课”,第一时间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思政课”集体备课会、学术论坛,及时、全面、准确将大会提出的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贯穿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大力推进以“八个统一”为目标导向的教学改革,引导青年学生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关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整合力量全力建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大力加强北京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打牢科学的思想基础,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抓实知行合一是检验实效、衡量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贵在做到知信行统一,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高校是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科技第一生产力的结合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一体部署,这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充分彰显了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支撑作用。学校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着力实施育人为先、人才强校、全球发展、交叉突破战略,扎实落实“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推进书院制、实施大类招生、健全“招培就”全周期培养体系等,深化“五育并举”,大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坚持“四个面向”,立足学校特色,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在插层化学、超重力技术、弹性体材料等领域领跑,并攻克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北化贡献。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09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