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回乡过年,是中国人故土情结最热切、最真挚的体现。2023年春节,带着疫情逐渐散去、生活重回正轨的喜悦,许多游子返回家乡,一边尽享团圆欢欣、畅叙暖心亲情,一边观察和感受着这片土地的脉动,甚至以各种力所能及的方式,亲身参与家乡建设。我们邀请几位来自高校的归乡者撰写返乡手记,描述他们眼中的乡村生活图景,谈谈自己为推进乡村振兴略尽心力的行动与感悟。
航拍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胜丰村菱珑湾。新华社发
昔日“泥窝潭”,今朝“金窝窝”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吕德文
2023年春节,我们一家回到了妻子的老家——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泥窝潭乡过年,时间虽然不长,却感触良多。
返乡期间,我对乡里的第一代农民工进行了调研。尽管他们已经五六十岁,在务工群体里算是“高龄”了,但大部分还没有回家颐养天年的打算。他们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家有老人要奉养,儿女也需安家立业。然而,返乡养老的现实需求正越来越急迫地摆在他们面前。我深感,他们外出务工,是寻求富裕生活的进路;而落叶归根,则是一种安顿身心的退路。
令人欣慰的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农民工的就业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不得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退”。这给第一代农民工们吃下了定心丸。
务工赚来的辛苦钱,大都花在了改善家人生活和为自己养老做准备上。这次回去,我看到了很多新盖的乡村别墅。这些别墅不仅实用,而且注重美观,一般都还配套有车库、厨房,甚至漂亮的小园林。这说明,第一代农民工很多已经完成了“生活革命”,也将更高质量的生活追求带回了家乡。
还有很多变化在真切地发生着。调研中了解到,当地开展了党群连心“五个到户”活动,基层党员干部要全覆盖走访所有农户,宣传政策、收集民情、调解纠纷、帮扶产业。同时,村两委积极通过电话和微信,和在外务工的村民保持联系。我的岳父在外多年,却隔三岔五地接到村里电话,帮他把土地流转、新农合、社保等事务安排得妥妥当当。
乡村风俗的改变也是我一直关心的问题。以前,这一带农村普遍存在铺张浪费和薄养厚葬问题,农民人情负担比较重。根据我的观察,绝大多数村民对高价彩礼、人情攀比、酒席过多等习气都是既厌恶又无奈。比如我岳父家,2022年的人情开支将近两万元,虽然比以前少了一点,但仍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这几年,村里对乡风文明建设出实招、下大力,取得了一些效果,农民很欢迎给歪风邪气“踩刹车”。
这些见闻,让我对这个普通乡村的明天充满了信心。“泥窝潭”,再也不是灰头土脸的泥窝窝,俨然成了富足安乐的“金窝窝”。我相信,这样的变化,正在无数个乡村上演。
河北邢台市贾宋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90后返乡新农人武瑞娜指导工人进行蔬菜管理。新华社发
“幸福产业”,让家乡振翅高飞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 梁学成
我自幼在秦岭山坳里长大,家乡在陕西宝鸡的城乡接合部,高考后才离开家乡,开始异地求学。那时,我印象里的家乡就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化城市,尤其是渭河南岸大小工厂密集、烟囱林立,渭河北岸则是行政区、商业区及居住区。
工作后,教学科研越来越繁忙。但在一次次回乡之旅中,我能明显感觉到,家乡正在向着文化和旅游业转型。尤其是最近十来年,我的研究方向开始向文化旅游聚焦,这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宝鸡一面加强对炎帝文化、青铜器文化、周礼秦制、张载关学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掘研究,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一面加大博物馆旅游、非遗旅游、街区旅游、古镇旅游等新业态的开发与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百强城市、中国最美旅游休闲度假城市……一项项荣誉称号让家乡名扬全国。尤其是在宝鸡贾村塬出土的国宝青铜器“何尊”,上面刻有铭文“宅兹中国”,这是目前所知“中国”二字的最早出处,自此也就有了“看中国,来宝鸡”一说。
家乡不断出彩,让我既兴奋又自豪。之前,我对家乡的历史文化了解实在太少。近几年,一有调研机会,我总是争取多回家乡看看。去年5月,我随省人大调研组去宝鸡调研文旅融合发展。我们参观了许多景点,如石鼓山公园、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等,每一处都以独特魅力吸引着游人,让这座昔日的工业城市焕发出厚重的人文光彩。
这个春节,家乡的节日氛围格外浓郁。回乡后,我和家人一起置办了各色年货,除夕之夜,围坐灯下吃着丰盛美味的年夜饭,大年初一,去亲友家中拜年。借着与家人游园的机会,又去体验了不少文旅景点——炎帝园公园、宝鸡民俗博物馆、中国青铜器博物馆、陈仓老街、西府老街……家人告诉我,平日里,很多同乡还会自驾去离市区稍远的姜子牙钓鱼台、凤翔的雍州古镇,而扶风的法门寺、岐山的周公庙、眉县的横渠书院等,也都有着很旺的人气。
眼见耳闻,令人难忘。看着文化和旅游这两大“幸福产业”给家乡带来的巨变,我深感欣慰和振奋。是啊,我已经看到了一个以文化、旅游为两翼,振翅而飞的新宝鸡。
云南昆明市晋宁区福安村举行一年一度的民俗活动。新华社发
“土味村晚”,演绎东坡情缘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 刘楠
我出生在河南平顶山市郏县的一个小山村。这里的苏坟寺村,安息着宋代文豪苏轼与苏辙。920多年来,乡亲们世世代代虔诚守护着东坡墓。我打小就常跟着大人去拜谒东坡墓,在我心中,东坡似乎是一个亲切而遥远的故人。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等原因,这个古村落长期默默无闻,很多珍贵的文化故事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离乡20年后,东坡情结愈浓,我重新把目光投向家乡,带着研究生在东坡小学举办公益课堂、在东坡乡村振兴书院整理史料,并发起了“守护苏东坡”云村民行动。以东坡精神为连接点,邀请各地苏轼后人、东坡文化爱好者等担任“云村民”,助力苏坟寺村的建设与发展。
今年寒假回乡后,我一直在琢磨,怎么为东坡文化的传扬做些事。深思熟虑后,我提议:发动村民,办一台“东坡文化土味村晚”,讲述家乡和东坡的千古情缘。一开始,大家难免担心:没有专业导演、缺现成的节目、家家户户忙着过年没空排练,太冒险。怎么破局?我召集回村大学生一起商量,请“云村民”们出谋划策、设计剧本。经过动员,村民们从心存疑惑到主动参与,从手足无措到动情入戏,很快找到了状态。例如,由真实故事改编的情景剧《红石马槽引发的守护》,男演员换了三次。看到气氛有些低落,村里的胡晓娜老师便给大家打气:“对外讲咱村自己的故事,为啥不好好演?一定能成!”一语稳定了军心。胡老师一直在整理村里的东坡民间故事,她的爷爷曾参与过元代东坡雕像的保护。
十天筹备,草根导演,村民出演,本地大学生做主持人。正月初十下午,我们的“土味村晚”在村里三苏园广场办起来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赶来观看,市委、县委领导也来了,还吸引了多家媒体视频直播。节目充满东坡特色,妙趣横生:农夫与“苏东坡”隔空对话,问大文豪为何魂归河南偏僻小村;古装演绎苏东坡与王闰之的爱情,平淡中透出甜蜜缱绻;东坡小学的学生演唱校歌《我爱苏东坡》;村妇们跳起自发编排的集体舞蹈……各地“云村民”也在云端亮相,例如,常州苏东坡纪念馆副馆长、苏轼后人苏东等发来了视频祝福,书画家秋石先生赠送了书法牌匾,全国三八红旗手秦丽敏等人为返乡大学生开办的“新东坡农场”点赞……
村晚“火”了,村民们的热情更高了。我想,这次尝试最大的收获,就是激发了大家的文化自信,让他们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古村落蕴含的深厚文化,也展现当代农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回想近千年前,东坡先生躬耕田野,对山川大地深情满溢;如今他埋骨的这片厚土,实现新的发展自是义不容辞。今天的郏县,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交通、产业等方面有很多短板要补齐。然而,有了东坡文化这张独具魅力的“名片”,一定能走出一条文化振兴、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读者在河南焦作市修武县西村乡大南坡村的书店内阅读。新华社发
游客在贵州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谷洒农业综合种植基地赏花。新华社发
光影为媒,续写乡土故事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探村博士联盟”成员 肖艳
在青藏高原边缘的龙门山脉摩天岭下,坐落着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小镇——四川省绵阳市雎水镇。小镇自然环境优美,1982年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受阻狮驼铃》等三集的外景戏就是在镇里白水湖拍摄的。镇上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古桥,名为“太平桥”。每年大年初一,当地人都有扶老携幼“踩桥”消灾祈福的民间习俗。今年春节期间,在去往古桥的路上,家家户户门前挂满红灯笼,靠近古桥的街边摊,晶莹剔透的红油凉粉、酥香可口的脆皮锅盔、正宗地道的绵阳米粉都摆出来了。路上人来人往,喜气洋洋,一片热闹欢腾的年节景象。
这里,就是我的家乡。2023年伊始,我们一群20来岁的青年乘上了光影的列车,与这座小镇的光阴故事相遇——我和家乡的一群大学生共同筹备了一个公益微电影项目,来展现家乡的自然风景,弘扬家乡的民俗文化,也以此诉说我们对家乡风土人情的深切热爱。
电影筹备的过程艰辛而有趣。展现家乡自然风物时,为了“选角”,我们来到地质博物馆考察海绵生物礁。令人意外的是,在各种缤纷夺目的化石中,最具价值的却是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黄色大石块”。经过查阅大量资料,我们惊喜地发现,这种晚三叠纪海绵生物礁群全世界仅有两处,另一处在阿尔卑斯山脉,比家乡的晚数千万年。“看似寻常最奇崛”,大家啧啧称奇的同时,更从中体悟到了生活的哲理。
拍摄白水湖景色时,我们冒着严寒在湖中心划了两个小时的船,待到下船时,脚已经冻得快没知觉了。这时,一位渔民给我们讲起了当年《西游记》拍摄时克服种种难题的故事,我们入神地听着,寒冷不知不觉被抛在了脑后……
微电影拍摄期间,遇到的困难比比皆是。缺少工作人员,我们就身兼多职;缺少经费,我们就四处筹措。让人暖心的是,家乡一如既往地给予了我们爱护、滋养和支持,村民们免费为我们提供场地,还帮忙克服了很多难关。比如,剧组拍摄太平桥期间,需要一种名为“苹果箱”的摄影器材。为了帮剧组节省预算,技艺高超的民间木工手艺人挺身而出,为我们手工打造了一比一复刻的“苹果箱”,尺寸分毫不差,模样分外美观,而且用料极为扎实,一个“苹果箱”足足有20斤重。后来才知道,为了给我们打造“苹果箱”,这位木工师傅专门四处找教程,一比一画图纸,试验了很多次,甚至伤到了手,才做得比专业道具还漂亮。一个个这样的暖心瞬间,让我们深受感动。
随着寒假结束,我们的拍摄暂告一段落,计划在暑假完成全部拍摄,7月中旬推出。这次创作,让我对家乡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有了深刻理解,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一个乡村就是一座文化宝库,需要有人用心体察、深情讲述,这正是乡村振兴中发挥人的主体性力量的价值所在。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更应在乡野深处感受古老文明生生不息的魅力,真正参与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来。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王美莹、张哲浩、李洁、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13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