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精准“号脉”,红壤变良田

2023-02-03 10:20 光明网-《光明日报》   孙宗鹤  阅读:4023 

  【一线讲述】 

精准“号脉”,红壤变良田

讲述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站长、研究员 张会民

  虽然还在冬天,但我们祁阳站的试验田里仍是绿油油一片。在这个国家级重点野外观测试验站里,科研工作者们跟往常一样忙着采集各类土壤数据,开展野外监测,给南方红壤“号脉”,为粮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而待到春耕时,我们要备好种子、草籽和谷秧,下试验田整地、插秧、测温、记录、分析。在做好长期定位监测的同时,我们还组建了技术小分队深入周边县区乡镇,指导农户翻耕抛荒地,种植早稻。

  红(黄)壤是我国南方主要土壤类型,几乎占了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可红壤很贫瘠,酸化问题突出,有机质相对缺乏,需要长期的定位监测研究和科学的土壤改良。而这正是祁阳站的使命所在。

  回想建站之初,祁阳站人攻克了我国南方红壤地区低产鸭屎泥田等问题,让水稻单产从140公斤增加到340公斤。1975年,祁阳站开始布置第一个野外长期定位试验。目前,长期定位监测试验有18个,其中6个已持续30年以上。这里还保存有历史土壤样品约3万个,植株样品约4000个,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农业基础数据。

  这些年,我们聚焦南方200多万平方公里红壤的农业科技需求,先后攻克南方红壤地区水稻“坐秋”、水稻缺锌“僵苗”、红壤酸化防治等重大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有力促进了南方红(黄)壤丘陵区土壤培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农业持续发展。以长期定位监测平台为依托,我们站联合南方6个典型省域,根据近30年的联网研究明确了典型红壤区农田酸化时空演变特征,创建了酸化防治关键技术,并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安徽六省累计示范和推广应用7327万亩,农作物平均增产64~120公斤每亩,累计新增纯收入82.9亿元。

  60多年来,祁阳站人一代接着一代干,将青春与心血洒在这片土地上。未来,我们会继续聚焦农业野外科学监测和红壤健康创新发展,让脚下的火红热土长出更多优质粮食。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任爽、杨舒、赵秋丽、冯帆、王胜昔、苏雁、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金欣、徐淑霞、贾红敏、沈珍珍)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03日 07版)

280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