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做好专业知识的普及宣传

2023-01-03 17:10 光明网-《光明日报》   王蕾  阅读:3748 

  作者:汤涵

  前不久,一则“病毒学博士5天内2次感染不同毒株”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公安机关调查后发现,消息发布者实为某便利店员工,为博取关注杜撰身份信息,拼凑相关帖文发布至网络。近期,有关新冠感染防治的话题在舆论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各类消息泥沙俱下,其中夹杂着不少类似的谣言,妨碍了人们对疫情的认识和判断,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干扰。

  疫情发生三年以来,应该说人们对涉疫谣言的形式和手法早已不再陌生。这些言论有的虚构歪曲防疫政策,有的毫无科学根据传授错误的防治方法,有的捕风捉影、移花接木,为吸引眼球捏造不实信息。仔细推敲不难发现,网络上流传的大部分谣言完全经不起常识和理性的检验。然而眼下公众对涉疫信息的需求显著上升,面对变化又容易被焦虑、担忧等情绪裹挟,这都给谣言的散播创造了可乘之机,其危害不亚于病毒本身。在这种情况下,多管齐下加强涉疫谣言治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治理涉疫谣言,需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打击造谣传谣行为。编造、散布谣言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情形严重的还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对于触犯法律的造谣传谣行为,理应依法查处,严惩不贷,强化法律的威慑作用。相关部门要密切协同配合,第一时间核实调查,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影响。

  做好专业知识的普及宣传,提高疫情信息透明度,也是挤压涉疫谣言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当前,人们对病毒特性、预防治疗、疫情发展走势等信息高度关注,有关部门和媒体应当深入分析和把握这些信息需求,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回应社会关切。要进一步提高权威信息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释疑解惑,及时澄清谣言,帮助公众了解真相,消除恐慌心理。

  此外,作为传播链条上的关键环节,互联网平台应当压实自身主体责任,决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对谣言听之任之。平台应利用技术手段加强涉疫信息审核,提高投诉举报反馈效率,及时清除不实信息,处理违规账号。尤其是一些自称专业人士的自媒体,更应予以重点关注。

  最后,个人也要增强对谣言的抵抗力,多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学会辨别消息来源、进行交叉验证,避免分享转发无法确认真实性的消息。只有多分析、多思考,不盲从、不轻信,保持平和冷静客观的心态,才能对纷繁的信息作出理性判断。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03日 04版)

2978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