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
随着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可以预料,基础医疗保障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会成为“重点战场”。尤其是元旦、春节临近,农村即将迎来一轮人员返乡高潮。如何答好“农村防疫大考”这道题,不仅关系到5亿多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全社会安全度过疫情“最后一程”的大局。
对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制定了《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农村地区防疫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对于药物储备问题,《方案》明确要求,“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店要加强中药、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品、抗原检测试剂盒储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按服务人口的15%~20%人份动态储备,人口稠密地区酌情增加”。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市级加强统筹,县域及时调度,药品供应企业保证物流配送”。这也是将各项防疫物资和医疗服务保障进一步下沉,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自主应对疫情能力,让农村群众就近、及时加强防护的重要举措。《方案》还特别提到要关心乡村一线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在农村地区,老人等群体对病毒的认识、自我防护意识都偏弱,更需要医护人员的主动干预。善待医护人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农村迎接防疫大考至关重要。另外,在经济社会网络中处于更边缘位置的乡镇和农村,要完全依靠市场畅通供应链,满足群众购药就医需求,可能比较困难,需要基层政府积极主动发挥作用,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包括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全力保障好高龄老人、孕产妇、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点群体的需求。
(原载于澎湃新闻网 作者:守一 摘编:金凌冰)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9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