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数据查询系统,建立信息台账,为临时封控和转运隔离等应急处置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与健康宝数据密切联动,实现信息高度集成;创新快速高效的即时通讯指挥体系,为精准及时处置应急突发事件提供支撑……
在中国人民大学,科技创新正为校园防疫工作注入动能。放眼全国,校园防疫的各种“智慧防线”随处可见:在北京理工大学,“能测温,会报警”的5G云控防疫监测无人配送车“小酷”早已上岗;在上海大学,一站式统计防疫信息的“健康之路”信息服务平台正高速运转。先进技术的创新运用,正不断推动高校防疫工作更趋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有效提升了校园防疫整体质效,为打赢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注入了新动能。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受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必须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不仅关乎广大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还关涉疫情防控大局,必须善用巧用科技助力,不断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学性与精准性,提高防疫工作的有效性。
筑牢数据基础,让防疫政策增精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在校园疫情防控中,强化对大数据技术的融合创新,不仅可以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做到“有数可用”,还能为精准制定防疫政策提供实证支撑,做到“数尽其用”。
加强信息整合,为应急防控添速度。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校园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步骤、多层次、多主体的统筹协调。不断创新信息化平台管理,建设多终端共享平台,可以综合提升校园疫情防控应急信息反馈和处理机制的响应速度。要建设好与应急预案适配的软硬件设备系统,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各指挥单元、各工作力量之间的快速联动、即时调度;强化大数据治理的意识,提高大数据运用能力及水平,不断优化“数据分析—决策制定—部署实施—信息反馈”的治理闭环。
推动智慧管理,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完善校园网格化管理方案、细化网格化管理分区,将最大限度保障师生员工正常学习生活,构建安全舒心的校园环境,这也正是对校园疫情防控科学化、精准化、人性化的具体诠释;另一方面,借助“5G 云网”等技术的综合运用,打造数据融合融通的智慧育人服务体系,推动“智慧校园”建设,也将进一步提升高校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动态调整能力,进而推动构建多元协同、广泛参与的校园治理共同体,增强师生理解、支持、配合防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筑牢抗击疫情的坚实防线。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三个坚定不移”不动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以科技之智、创新之策助力高校疫情防控工作,坚定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的决心,就一定能取得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
(作者:育心)
(光明日报)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