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吃越美的“生态饭”
讲述人:新疆尉犁县罗布人村寨水产养殖户 耿涛
我是土生土长的安徽亳州人,2000年后来到新疆尉犁县,如今已经深爱并扎根在这个“第二故乡”了。眼下的罗布人村寨真是美得很!与老家江南水乡的柔美婉约风格迥异,这里的景致粗犷中透着质朴,令人震撼。这里既有干旱炽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又有生意盎然的天然胡杨林,还掩映着星星点点的碧蓝湖泊,还能看到塔里木河昼夜奔流不息,带给沿岸万物生机和活力。
曾经的尉犁县可不是这样。听老辈人讲,上个世纪有一段时间,塔里木河断流,连胡杨这么耐旱的树木都枯死了,大片的海子干涸了。后来,人们对塔里木河及沿线地区进行生态保护与修复,大漠深处重新焕发生机。水回来了,树木、鸟兽就跟着回来了。就在这时,我来到尉犁县,开始在沙漠里养鱼,至今已有15个年头。
我承包的鱼塘面积有1万多亩,与塔里木河相通,水产养殖条件优越。承包之初,我们投入大约50吨鱼苗子,包括草鱼、鲤鱼、鲢鱼、鲫鱼,还有新疆特有的五道黑鱼,鱼种比较丰富,有吃水草的,有吃小虫、微生物的。和内地不一样,这里水产养殖的特点是“人放天养”,鱼苗子投进去后,不用喂饲料,单靠湖里的给养,鱼就能长得极为肥美。因此,我只雇了6个工人,就能打理好日常的活计和捕捞事务。每年收获季节,都能从鱼塘捕捞100吨左右的成鱼。
这些年,新疆每年都会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塔里木河的水来自高山融雪,水量充足,水质也一年一年不断变好,水产养殖迎来了新的“黄金期”。现在新投放的鱼苗子成活率越来越高,成鱼的产量也逐年增多,肉质更加鲜嫩可口。随着水质碱性下降,鱼塘也可以大规模养螃蟹了,年产达30吨,着实增加了一大笔收入。湖水养出来的螃蟹个大饱满,青背、白肚、金毛儿,口感异常鲜美,县市乃至疆内外很多客户都抢着提前预订,供不应求。除此之外,我还在县里开了一家农家乐,鱼鲜蟹肥,回头客不断。
我们老百姓常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罗布人村寨越来越美,聚集了不少人气,老乡们都打起了吃“旅游饭”的念头,我也不例外。游客上一秒还在干旱的沙漠里接受曝晒,下一秒就能戏水划船、垂钓吃鱼,这体验多攒劲!我筹划着承包一片新的水域,把水产养殖和沙漠旅游搞起来。未来,我还要把自己的水产养殖技术教给儿子,更要把这些年的变化和亲身经历告诉他们。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也会长久地吃上、吃美“生态饭”。
(光明日报记者赵明昊、李慧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5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