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汉11月8日电 (记者 张芹)《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8日举行以“共建生命长江,传承大河文明”为主题的长江大保护论坛。记者从论坛上获悉,随着长江大保护的全面推进,以湿地为代表的长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与修复,流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态势逐步显现。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流域是中国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湿地面积约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20%。河流、湖泊、沼泽等丰富的湿地资源为各类生物提供了重要栖息地。据统计,长江流域分布着4300多种水生生物,其中仅鱼类就有400多种,长江特有鱼类170多种。
中国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介绍,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等举措的落地实施,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态势初步显现。据调查监测,长江流域“四大家鱼”卵苗发生量从最低不足1亿尾提升到年均超过20亿尾。
被称为“微笑天使”的江豚,是长江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介绍,多年来,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人工饲养繁殖,长江江豚种群数量陡直下降的趋势被扭转。2022年考察初步结果表明,种群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如今,长江江豚群体在鄱阳湖、洞庭湖、湖北宜昌和中下游江段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加。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看来,“十年禁渔”不仅让长江休养生息,渔业种质资源得以恢复,同时也为全球大河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
论坛现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长安分享了今年他带领师生团队在长江源科考时拍摄的一组图片:成群的藏羚羊沿着公路休闲觅食,未受周围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江源藏羚羊从不足2万只增加到近7万只,足以看到当地生态向好、栖息地保护的成效。”李长安表示。
对于当前因气候变化、水体污染、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流域生态环境挑战,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王学雷认为,水系连通、植被修复、增殖放流等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探寻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措施为辅、逐步推进的修复路径,是长江中游湿地恢复的关键所在。(完) 【编辑:李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