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忙在成渝两地的他们,讲述双城经济圈带来的便利和机遇
成渝距离“1小时” 双城生活变“同城”生活
我从父亲手上接过接力棒后,就一直在成渝两地之间值乘列车,从“绿皮车”到动车,经历了速度等级的提升,见证了两地时空距离越来越近。
一天就能结束重庆的工作回到成都家中,就像穿梭在城市的两头,而不像往返于两座城市。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推动下,两座城市统筹发展的动力充足,相信未来会成为中国第四大经济极。
在很多人眼里,成渝是一个“圈”。
在很多公司布局中,通常会在成都或重庆选址成立西部业务的区域总部。比如国际房地产顾问“五大行”之一的第一太平戴维斯,将华西区总部设立在位于成都最繁华商业区的成都IFS,但团队每周都会来往于成渝,负责两地的各项业务。
通达的交通,让成渝之间的距离从260多公里变成了“1小时”;而这样的距离,也让重庆成了在蓉企业触手可及的市场。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事关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协作发展大局的系统工程,为成渝地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赋予了重大历史使命。
今天,我们从个人的故事里,一起读懂成渝这个“圈”。
交通:“成渝”提速 从13小时到1小时
尽管已过去近两年,但李治刚依然记得“高光时刻”的种种细节——
2020年12月24日早上,首趟G8608次复兴号动车组从重庆沙坪坝站出发,驶往成都东站。全程62分钟,再次刷新了成渝两地的时空距离。李治刚正是这班列车组的首发司机。这条路对他并不陌生,作为“铁三代”,成渝高速提速带来的不仅是便利,还是祖辈的心愿和梦想。
爷爷李鸿升是成渝铁路第一代火车司机,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开通,李鸿升拉响了成渝铁路列车第一声汽笛。那时,来往两地,要历经13个小时的颠簸。
父亲李国方从小就向往成为一名火车司机,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见证成渝铁路的变迁。
“我从父亲手上接过接力棒后,就一直在成渝两地之间值乘列车,从‘绿皮车’到动车,经历了速度等级的提升,见证了两地时空距离越来越近。”作为成都局集团公司重庆机务段的一名火车司机,李治刚值乘成渝区段已有23年。
从时速30公里的蒸汽机车到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从13个小时到“1小时”通达,从一天一趟车到每小时好几趟的高铁和动车,飞速发展的铁路将两地紧紧地连成了一个圈。
企业:成渝两地间的业务体量明显提升
成渝相向发展,也让企业看到更多的机遇。
10余年来,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董事长胡裕华持续每月往返成渝两地,见证了两座城市的发展与融合。
第一太平戴维斯于2006年设立成都公司,2008年在重庆设立华西区第一家分公司。
胡裕华常驻成都,由于团队的主要工作是为城市区域、地产项目等进行产业功能规划和开发顾问、品牌招商和物业管理等,他往来成渝非常频繁。
2019年,胡裕华所在的华西区业绩与利润创下历史新高。他透露,得益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的带动,这几年公司在成渝两地间的业务板块和体量明显提升,并且还在不断扩大。
胡裕华也是“1小时”的亲历者。
来自中国香港的胡裕华举家在成都工作、生活了16年。他亲历了这座城市的巨大变化,明显感受到城市建设和配套越来越国际化,生活更加便利,同时又保留着特有的历史文化。
现在,他经常一天就能结束重庆的工作回到成都家中,“就像穿梭在城市的两头,而不像往返于两座城市。”
在胡裕华看来,成渝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推动下,两座城市统筹发展的动力充足,相信未来会成为中国第四大经济极。”
文化:两地建馆 希望建立成渝文旅走廊
2017年8月,一张樊建川光着脚坐在火车站地板上的照片在网上引发关注。当时,樊建川正在重庆建设建川博物馆的第一个分馆。
一年后,位于重庆九龙坡区鹅公岩公园内的重庆建川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比首次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还要早上几年。
在樊建川看来,成渝地区本来就是一家人,至少在文化上,川菜、川剧、风俗和生活方式是交融的。
樊建川曾在重庆教了8年书,有很多老同学、老战友。他熟悉重庆的文化和消费观念,也因此,他更加坚信成渝之间需要一条文化旅游走廊。在他看来,建川博物馆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建设,以及民众素质提升都相当重要。
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其中提到,要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文化旅游消费目的地。
前不久,重庆建川博物馆入选了川渝工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在重庆的成功,也让樊建川更加体会到,无论是成都企业到重庆,或者重庆企业到成都,都能如鱼得水。
创业:找投资、谈合作…时间成本缩短了
“1小时”缩短的不止是时空距离。两地要素流动也在加速,诸多创业者也因此受益。
比如成都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康生物”)创始人唐勇。
唐勇是成都人,其联合创始人林代华来自重庆——这对“成渝CP”在多个城市考察后,最终于2017年选择在成都进行二次创业。
他明显感受到,近两年来,成渝两地要素流动在不断加快。就在今年,业内频频组织成渝地区行业交流会,唐勇可以很方便地和上下游伙伴交流合作。
另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是,交通方便了,两地创投机构的来往也更频繁。
前不久,一家重庆投资机构来微康生物进行项目尽调,因为有产品实测需求,唐勇和同事早上出发,带着仪器、试剂芯片到投资机构指定的医院做对比实验,晚上就能回到成都。
“正是因为交通的便捷,大大缩减了投资机构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唐勇说,这也让尽调更完善,对充分呈现企业价值很有帮助。
创业五年半,在唐勇眼中,成渝间的城市界限已越来越淡。“不论是去重庆,还是来成都,都没有’出差’的感觉了。”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彭祥萍
《成都商报》2022年10月16日第11版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