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饭碗里装好中国粮

2022-10-10 08:49 光明网-《光明日报》   孙宗鹤  阅读:15521 

  光明日报记者 高平 王潇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超

  深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内,副所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乌兰察布综合站站长王凤梧和他的育种团队成员正忙得热火朝天。天气转凉,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平地泉镇燕麦育种基地试验大田已完成收割,团队即将启程前往海南三亚繁育基地。王凤梧正带着年轻科研人员,仔细核对每个品种燕麦的生长情况及性状特征资料档案,为冬春季育种工作做好准备。

  “乌兰察布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被誉为‘全球燕麦黄金产区’。”王凤梧介绍,过去农民栽种技术落后、选择品种单一,加上农民连年自己留种,种子退化现象严重,产量和经济效益低。

  20世纪70年代,乌兰察布市曾组建燕麦育种团队,由于种种原因,研发团队一度出现断档。直到2009年,乌兰察布农科所纳入了国家燕麦产业技术研究体系,重新正式成立了燕麦研发团队。这个时候王凤梧加入了团队,十三年如一日扎根田间,用辛勤汗水浇灌田地、培育良种。

  “选择农业科研,就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艰苦。”从收集资源、整理材料,到小区种植、株系选择、杂交授粉、观察记载、特性特征分析……王凤梧从未落下一个环节。

  如今,王凤梧和他的育种团队已选育出适合乌兰察布当地种植的多个燕麦新品系、2个新品种,在全市建立21个示范基地,广泛开展新品种及新技术新材料推广工作;累计培训燕麦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燕麦种植户4000余户9000多人;整合相关项目累计调运燕麦良种150万公斤,辐射带动50万亩燕麦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王凤梧骄傲地说,“在燕麦育种领域,乌兰察布燕麦种子是‘中国饭碗’中的‘乌兰察布好粮’,咱们自己有能力、有底气、有条件端稳端牢‘中国饭碗’。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作为农业科研人员,我们将再接再厉,为农村产业兴旺和地域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10日 07版)

230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