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
“难舍难分邻里情,带几块‘金砖’留个纪念。”傅绍琴对即将开启的新生活充满期待。
她说的“金砖”,其实就是墙角掉落的红砖,捡起来,掸掸灰,仔仔细细用布包裹好,这是最后要打包带走的“家当”。因为,砖头孔隙里留住的,是一家人蜗居几十年的回忆。
10月1日,是傅绍琴所在的上海黄浦区建国东路68街坊及67街坊东块签约期限的最后一天。秋日温暖的阳光下,曾经嘈杂逼仄的弄堂,格外宁静,等待着即将翻开的新一页。
就在今年7月24日,这一地块二轮征询首日,就以97.92%的高比例完成签约,标志着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收官,困扰几十年的民生难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三十年旧改,一朝梦圆!
“20多平方米的屋子,最多的时候住过14个人。”拥挤,是81岁老人郑忠宪最深的生活记忆。“最难受的,还是汰浴(上海方言,意为洗澡)。女人要洗澡,家里男人都要出门回避,兜完一个弄堂又一个弄堂,才可以回家。”郑忠宪说,后来,想在家里装个热水器,可因为老房子的“硬伤”没办法实现,“地方太小,螺蛳壳里做不出新道场了。”
马桂珍的家,“藏”在居民区深处一个废弃的水塔下。从水塔柱子旁的小门闪身进去,穿过幽暗的过道,爬上狭窄的楼梯,扶着“发酥”脱皮的墙面,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就是家的全部。如今,终要告别,“旧里变新居,一个地下,一个天上,生活肯定完全不一样!”马桂珍对未来满怀憧憬。
住亭子间、烧煤球炉、手拎马桶,曾是很多上海家庭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都市光鲜之下弄堂人家难以言说的窘迫和无奈,也是上海城市治理中最难的工作之一。
旧区改造,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大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启动危棚简屋改造,拉开旧改大幕。当时,上海市民居住矛盾异常突出,数十万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平方米,其中3万多户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足2.5平方米。
从“数人头”到“数砖头”,上海先后出台“阳光征收”政策,实行“两轮征询”制度,引入“房屋征收公示系统”,用制度保障征收过程阳光透明。老百姓放心了,旧改步伐随之加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5年,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完成328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6.5万户。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写入上海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的“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成片旧改”的目标,依然提前交出了优异答卷。
据上海市旧改办统计,30年来,上海共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超过3000万平方米,受益居民约130万户。
都说旧改是“天下第一难”,上海旧改,更是难上加难。从规划、立项、两轮征询、收尾到土地出让、开发建设,每一步都不易。今年9月,一部讲述上海旧改中百姓生活的原创舞台剧《宝兴里》上演了。
毗邻外滩的宝兴里有百年历史,更有光荣的传统:1949年12月,“宝兴里居民福利委员会”宣告成立,这是上海市第一个、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由居民自发成立的居民委员会,宝兴居委从此被称为“上海第一居委”。
2020年,仅用172天,宝兴里就实现了全部居民100%自主签约、100%自主搬迁。黄浦区从宝兴里旧改中总结出推动群众工作的“宝兴十法”。
徐丽华是外滩街道宝兴居委会成立以来第五任党总支书记。在她看来,一线工作法、精准排摸法、党员带动法、危中寻机法……“宝兴十法”,说到底就是做好群众工作。“一些居民从开始的闭门不见,到打开防盗门,再到打开纱门,最终敲开心门。旧改数字的背后,既有居民对生活改善的热切期盼,也饱含着基层党员干部的真情付出。”
在奋力推进的旧改中,对历史风貌、历史建筑的保护,上海格外关注。
2017年,上海提出,旧区改造由“拆改留并举,以拆除为主”,调整为“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从“拆改留”到“留改拆”,两个字的顺序变化,却是城市治理理念之变。2019年,新版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通过。根据条例,上海专门设立保护委员会。2020年7月,上海市城市更新中心揭牌成立,推进旧区改造和城市有机更新。2021年8月,上海更在国内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出台了城市更新条例。
上海明确,旧改,既要改善居民生活,也要留住城市的乡愁和文脉。去年年底,位于黄浦区乔家路地块内的书隐楼抢险维护工程完工。通过旧改征收,以城市更新公司为平台,不到一年时间,书隐楼理清了复杂的产权,资金平衡难题也得以解决,这座上海为数不多、保存完整的大型清代民居收归为国有,抢救和修复工作随即展开。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提出这一重要论断,要求上海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跨越30年,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收官,但这并不是终点。眼下,上海正转战零星地块旧改、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力争让更多人圆梦新生活,书写人民城市新篇章。
“盼改善一朝梦圆,做征收阳光透明”。建国东路143弄居民区里,悬挂在弄堂小路中央的条幅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显眼。空气中弥漫着告别的气息,这是向过去挥手作别,也是微笑着面向未来的憧憬!
(本报记者 颜维琦 任鹏) 【编辑:朱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