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风采】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九月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秋高气爽,凉风阵阵。穿过中国一重集团一排排极具历史年代感的红色厂房,进到万吨水压机锻造车间,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眼前,一个被烧得通体火红的巨大钢锭被吊钳夹着缓缓运到水压机的辅具上,随着咣咣咣的锻压声响起,火花飞溅。
刘伯鸣 资料图片
不远处,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刘伯鸣身着厚重的白色防护服,头戴黄色安全帽,手持对讲机正指挥各工种协同作业。
“我的工作,通俗来讲,就是用15000吨的‘大锤’把1250摄氏度高温的钢锭捶打成各种形状、尺寸不一的产品。”回到休息室,刘伯鸣脱下衣帽,衣裤已被浸湿。
刘伯鸣所在的水压机锻造厂是中国一重集团大型锻件的主要制造厂,承担着我国核电装备、石化装备、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大、特、新锻件产品的锻造任务。
作为大国重器的锻造者,工作32年,刘伯鸣参与和见证了我国超大锻件国产化、产业化的全部历程。
核电站常规岛低压转子,是核电站发电的关键设备。此前,我国的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一直依赖进口,每支进口价高达8000万元。为了掌握核电站建造的主动权,我国下决心实现核电站常规岛低压转子的国产化。
“国内一片空白,没有任何的技术参考。”刚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刘伯鸣有点蒙。“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要不来、买不来,得靠我们自己干出来。”他心里暗下决心。
核电站常规岛低压转子压实度要求极高,长达14米、直径近3米的超大锻件中不允许有米粒大小的缺陷,更不允许存在任何孔洞和裂纹。那段时间,他全身心投入技术攻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把它干好,就得下硬功夫。”刘伯鸣和科研团队吃住在车间的水压机旁边。困了,棉袄往地上一铺,倒头就睡;醒了,就和大家一起研究锻造工艺。
整整40多天,715吨整锻低压转子锻造成功,最终实现世界最大715吨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自主化制造,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不仅填补了我国锻造技术的空白,也彻底打破了此类核电关键锻件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
近年来,刘伯鸣深深感受到国家对科技创新和技能人才的重视,极大地提升了技术工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他带领攻关团队先后攻克百余项重大产品锻造工艺难关,填补国内行业空白40余项,攻克20余项超大、超难核电高端产品锻造技术难关,多项产品打破了国外垄断,为我国在超大锻件制造领域赢得了国际话语权。他本人也荣获了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龙江楷模等多项殊荣。
今年,刘伯鸣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党的二十大代表。“一定不负使命,认真履职。”谈及即将赴北京参会的心情,他表示既充满期待,又深感责任重大。“在国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作为‘装备人’要矢志不渝,在新产品上不断创新突破,打造更多国之重器,创造更多令世界瞩目的奇迹。”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30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