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太原9月28日电 题:患者候诊时间下降5分钟的背后:医院大数据的大作为
中新网记者 范丽芳
常挖常有、常用常新,对于日均门诊量在七八千人的医院,门诊各项数据背后,隐藏着医院管理的“密码”。
“门诊退号953人次,患者为什么退号?是医生停诊了还是患者自己有事?医生迟到97人次,医生为什么迟到?是考核机制不合理还是医生有什么困难?”
近日,记者在山西省卫健委促医改“媒体走基层”活动中了解到,山西省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申丽和团队以上述管理中的细节为抓手,不断完善制度,让患者候诊时间从17分钟降到12分钟,医生按时开诊率提高到95%、停诊率由14.4%降至4.6%,医院门诊量上升14.1%,“打破信息孤岛,这些不起眼的数据能发挥大作用。”
挂号难一度是医疗机构管理痛点、民众就医难点。国家和山西省卫健委先后下发相关通知和文件,要求建立、完善预约诊疗制度,改善预约诊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我们从2009年开始开展预约诊疗工作,直面工作推进中的多重挑战,拓展预约途径,全方位、全景式实施预约诊疗服务。”申丽说。
从开通专家门诊、普通号源门诊预约,到全号源开放共享、非急诊全预约;从单一的预约挂号方式,到微信、电话及自助机等多渠道预约;从单学科预约到多学科预约……如今,患者预约挂号可精准到时分,医院也可根据患者预约需求,对不同号段和不同预约方式号源投放数量和投放比例适时调整。
据统计,山西省卫健委通过预约诊疗服务,拓展结果查询和诊间支付功能,5年来便捷就医累计1.6亿人次,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
预约的实名制成为打破信息孤岛的重要一环。
“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分析年龄和病种、地域的关系,这对分级诊疗和重点学科建设,以及疾病预防有重要意义。”申丽说,如,2022年8月,医院皮肤科患者除来自太原本地的,以吕梁、忻州患者居多,分列第二、第三,“将每个科室、每月甚至每年的数据通过算法解析,最后的结果可作为管理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对口帮扶等决策的依据。”
由“方便自己”转换到“方便患者”,体现的不仅是资源利用最大化,更是服务理念的变革。当前,山西正在以信息化手段整合全省医疗资源,让民众就医更便捷。(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