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都市年轻人的佐餐良伴,也是交流的热门话题
“电子榨菜”能带来优质文化内容吗
“你最近‘下饭’的是什么?”今年27岁的孙葳目前单身,在一家企业从事行政工作,常常跟朋友交流“下饭”的话题。这些年轻人口中的“下饭”当然不是美食,而是吃饭时看的视频或听的有声书。这类视频、音频,最近有了名字——“电子榨菜”。
“电子榨菜”,在人们眼中是“佐餐良伴”但又“口味单一”“不够营养”。一些人担心,“电子榨菜”的流行不可能带来真正的文化大餐,反而让年轻人沉迷网络、减少人际交流。但在一些年轻人看来,能成为“电子榨菜”必然有其独到之处,而且一顿饭的时间还能获取一定的信息,何乐而不为?
“电子榨菜”时长是关键
下班回家,孙葳端着晚餐上桌后,便将餐桌上的平板电脑打开,这台电脑几乎一直放在这里,随后搜索几个UP主,点进最近更新的视频,随着视频开始,她也拿起了碗筷。几乎每天重复这样的场景,“这算不算一种仪式感”?
孙葳最近的“电子榨菜”是B站上一名电子产品测试UP主的视频,从独轮车、扫地机器人到无人机,UP主通过亲身体验来介绍这些产品的优劣,“一边吃饭一边看,有合适的产品还会放进购物车,等打折时购买”。工作4年,她一直是“电子榨菜”的拥趸,之前是看影视剧解说,再早一些是旅游视频。孙葳说,吃饭时注意力不会特别集中,可以有一些信息,但又不是特别重要的信息,哪怕错过、遗漏也无所谓,“就是吃饭时需要个背景音”。
既然是背景音,为何不干脆选择音乐?“‘电子榨菜’口味可以根据个人来调整,但情感一定不能太强烈。”在政府部门工作的胡先生一次晚饭时点开一个音乐类视频,“结果里面有一首《鲁冰花》,当时工作压力比较大,又想到家人了,伤感了,这还怎么吃?”
除了内容,时长也是关键。一部电影时间90分钟左右,而独自吃饭不过15至30分钟。胡先生说:“饭都吃完了,下饭的电影还要不要继续看?”
各类短视频同样不适合“下饭”。“短视频跳转太频繁。”孙葳尝试过一次在公司午饭时刷短视频“下饭”,“不到1分钟就要选下一个视频,连续播放的话,大数据推来的都是重复段子,全程手机不能离手。”
也有不少精品影视剧
从事创意设计工作的袁李璋很喜欢一个专门解说各类低评分影视剧的UP主,“选材刁钻,风格突出,这些视频陪伴我欢乐的晚餐时光”。不过他也坦言,受限于时长和目标群体需求,大多数“电子榨菜”内容以二次创作为主,内容方面只能浅尝辄止。“现在许多影视类公众号的文字动辄6000字起,这个体量配上画面放到视频中要40分钟以上,有的优质影视赏析视频长达3小时以上,显然超越了‘下饭’需求。”
“电子榨菜”虽可口,但终究算不上珍馐佳肴。不过在一些创作者看来,是否精品应关注作品本身。“比如一首诗跟《红楼梦》不能简单比较,十几分钟的视频跟一部电影也不能这样比。视频可分为OGV(专业生产内容)和PUGV(专业用户创作视频),前者是影视剧、综艺节目等,一般是长视频,后者是创作者输出的内容,一般是中视频。”在B站上从事二次元和游戏内容解析的佟先生认为,“电子榨菜”一大功能是科普,将一些专业问题向多数人解释清楚。B站的CEO陈睿表示,B站有91%的视频播放量来源于PUGV,其中泛知识内容视频播放量占比达45%。在其看来,这算得上优质内容。
不少市民网友列举的“电子榨菜”中不乏精品影视剧,如豆瓣评分9.3分的《甄嬛传》、9.6分的《武林外传》等。在袁李璋看来,这样的作品不仅本身很有魅力,细节也能反复推敲,“但能让人反复咀嚼的精品并不多”。
为何在年轻人中流行
今年34岁的袁李璋5年前搬家装修时,将电视从客厅搬到餐厅。远道而来的父母无法理解,但这是他的需求,“我只有一个人吃饭时才会开电视”。
独居年轻人增多是“电子榨菜”流行的原因之一。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发布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从2015年起,我国一人户占比逐年增加,已经从2015年的13.15%增加至2019年的18.45%。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其中有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2021年这一数字接近1亿。
孙葳记得流传过一张“孤单等级表”,“一个人吃火锅”名列第五。对此她颇有感触,吃饭时“一定会弄出点响动”。具有陪伴效应的中等长度视频正逐渐受到业界关注,2020年,西瓜视频开始推出“中视频”,以1至30分钟的横屏视频为主打。2021年6月,西瓜视频联合抖音、今日头条共同发起“中视频伙伴计划”,内容分发一键同步3个客户端,创作者可收获3个平台的流量分成。然而两年过去了,“中视频”仍未发展出诸如抖音或“爱优腾”那样的代表性平台。
在袁李璋看来,“电子榨菜”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另一原因,“除了‘下饭’,还必须有一定信息量。平日工作忙,“电子榨菜”是碎片化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渠道”。佟先生也坦言,或许以“电子榨菜”为代表的中视频未必能像长视频那样成为当代人的刚需,也未必能像抖音那样拥有广阔的下沉市场,“但这契合了当今社会的部分需求”。(本报记者 简工博)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