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安安静静教书育人。”一句话道出了很多教师的真实心声。但现实却是,填表多、评比多、考核多、摊派多……教师们往往为一些非教学事务所累。如今,广大教师可以回归主业,再也不用担心被名目繁多的非教学事务“绑架”了。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提出“教师减负20条”,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等方面,划出教师减负硬杠杠,为教师聚焦主责主业,减少不必要的干扰提供了政策保障。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主责主业。但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把与教学活动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工作交由教师承担等现象,客观上增加了基层教师的负担,让他们无法潜心教书、静心育人。比如,各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等事项名目多、频率高;各类调研、统计、信息采集等活动交叉重复,有的布置随意;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落实安全稳定、扫黑除恶、创优评先等工作时,经常向学校和教师摊派任务,等等。
这些或繁复或“超纲”的工作内容,导致教师们的时间被大量占用、精力被大量耗费,让他们不堪重负,也极大地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究其原因,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主要问题。坚决杜绝强制摊派无关事务,切实避免安排中小学教师参加无关培训活动……“教师减负20条”为广大教师“撑腰”,向教育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说“不”,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的理念,切实减少了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
千条万条,不抓落实都是白条。好政策要有好执行。“教师减负20条”让广大教师吃上了“定心丸”,也给地方和部门定下了“硬指标”,如何将这些“硬指标”落实到位是关键。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真正尊重教育的专业属性,尊重学校管理规律,从源头上查找教师负担,坚持标本兼治,协调好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关系,调动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合力,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让广大教师轻装上阵,把更多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主业上。(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