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看到雪山之外的世界【十二年接力“拥抱纳咪”——】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矗立着岷山山脉的主峰——雪宝顶。山顶积雪终年不化,银光闪烁,四壁陡峭。上纳咪村就坐落于雪宝顶旁边,对这里的村民来说,走出大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09年,桑杰邓争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本科生,走出大山的他一直想为山里的乡亲做点什么。2010年夏天,他在一次公益论坛上结识了天津大学学生崔源远,二人一拍即合,决定为上纳咪村发起支教项目——“拥抱纳咪”。
从2010年冬天到2022年夏天,“拥抱纳咪”12年来共派出23支大学生支教队伍,项目也从学生自主发起的支教活动,发展为天津大学“兴学之路”社会实践基地。一批批支教队员为上纳咪村的孩子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看到了雪山之外的世界。
“如果能通过我们这些星星之火,让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起来,让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去,这样的精神再一点一点地浸润、弘扬,最终形成燎原之势,上纳咪村才能得到长远发展。”桑杰邓争说。
从“白手起家”到制度化运行
上纳咪村是藏族和羌族群众聚居的村落,距离最近的小学约18公里、最近的中学60多公里。桑杰邓争记得,第一期来到这里的“拥抱纳咪”支教队只有8个人,队员们就住在他家中,教室设在大堂。有些学生专门从附近的村子到他家中听讲,如果来的学生多了,大家就去户外上课。
“我们是‘白手起家’,最早的时候连课桌、教具都没有。”桑杰邓争说,“拥抱纳咪”项目一路走来很不容易,是每一期队员的贡献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让它成长到了今天。
崔源远回忆,最早的两支队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员组织纪律性较差,大家全凭热情做事,缺乏对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细致思考,“从2012年第三期支教队开始,在时任队长杨智和队员们的努力下,‘拥抱纳咪’才在天津大学扎根,实现制度化运行”。
天津大学学生兼职辅导员、“拥抱纳咪”第23期指导教师安丰良向记者介绍,“拥抱纳咪”支教项目现在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运行机制,队员主要来自天津大学在读学生,支教队会任命队长、副队长,并设置财务、生活、教务等部门,队员根据各自特长开设特色课程。“由于时间有限,我们的目标更多是给学生们带来乐趣,同时让他们接触大学生活,帮助他们树立志向。”他说。
上纳咪村近一半青壮年村民在外务工,剩下的每年都要去牧区放牧,留守在村子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虽然每期“拥抱纳咪”项目只有20天左右,但是这一活动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孩子。
曲赤里从小学四年级起就参加“拥抱纳咪”支教项目的课程,2020年他以四川省藏文类高考第二名的成绩,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此后,他在寒暑假返乡时,也成了“拥抱纳咪”的老师。截至2020年,已有8名参加过“拥抱纳咪”项目课程的学生考入大学。
虽然家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都十分支持曲赤里读书深造。在他看来,如果说家人的支持是自己求学的动力,那么“拥抱纳咪”的支教老师就是打开他内心世界的钥匙。“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大山里,是他们给了我认识外面世界的机会,‘拥抱纳咪’让我更加渴望走出大山,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曲赤里对记者说。
最好的伙伴
今年7月15日,“拥抱纳咪”第23期开学典礼在桑杰邓争家中举行。接下来的3周时间,19名队员给40名学生开设了基础学科、艺术文化、体育活动和综合拓展四大类课程,同时作为哥哥姐姐陪伴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充实的暑假。
刘泽凯负责教科学实验课,他带着学生利用密度分层将斑斓色彩融入水中,一起制作出“杯中彩虹”;将苹果切开,用导线串联,以铜锌金属片做电极,见证二极管发出的光亮;选择盐水作为电解质,制作机械齿轮小车,把空气电极放入水中形成通路,让盐水动力车飞驰。刘泽凯发现,“上纳咪村的孩子动手能力非常强,老师演示一次后他们就能自己完成实验,这个课程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
队员许可开设了世界文化课程,她带着孩子们了解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饮食习惯及其影响,同学们非常感兴趣。有同学笑着说:“老师,小朋友应该少吃快餐,会变胖的。”还有的同学学会了使用刀叉,兴奋地向大家展示。
教现代诗的罗静怡一开始准备教同学们《小燕子》《红苹果》等儿童诗,后来发现他们理解力很好,于是带大家从生活中取材,集体写出了一首《草原上的小花苞》。
课堂之外,这些支教老师和孩子们是最好的伙伴,大家一起在草坪上吃饭、唱歌、晒太阳,一起寻找隐藏在山林深处的瀑布,一起在小河边比赛打水漂……夜幕降临后,天上的星星伴着小溪流水声闪烁,队员们说,星光和每个上纳咪村孩子的眼睛一样明亮。
很多人都记得,项目结束时有个小男孩大声说:“老师,我想给你们说一句话,我永远忘不了你们!”
硬件的改善与“软性”的难题
这些年来,“拥抱纳咪”项目步入正轨,通过多方筹资,配齐了课桌、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可以满足课堂教学需要。上纳咪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也逐步改善,村里建成了海拔3500米的“梦想篮球场”,教室外立起了3根旗杆……
不过,支教队员发现,一些“软性”的问题仍在困扰当地群众。于喆负责卫生健康方面的课程,她说,与开心的支教经历共存的,是对当地居民健康意识薄弱的无奈。“在小班课上,学生普旺措捂着脸跟我说‘老师好疼’;大班的麦仁磋课上到一半牙疼得不行,吃了止疼药才好一点。”于喆在孩子们张大的嘴巴中看到,黑色的龋齿比比皆是,而当她问孩子们有没有刷牙的习惯时,下面总是一阵沉默。
娜么措经常捂着嘴巴,说牙齿发炎脸肿了。如果要处理一颗牙冠都要蛀没了的牙齿,必须进行手术。可是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年迈的爷爷不会开车,无法带她去山下就医。于喆说:“我在某一刻真的希望,自己是个医生,我们还是个医疗队。”
面对这样的情况,队员们总要一遍一遍地跟他们强调刷牙的重要性——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都要刷牙,牙刷也要每3个月更换一次……
实际上,“拥抱纳咪”自身的发展也面临瓶颈。最大的困难是场地不足,小班教学可以在教室内进行,但是如果学生多了,就只能去外面的帐篷里上课,冬冷夏热。实践队的资金一部分靠社会捐献,一部分来自“拥抱纳咪”项目与当地合作开发文创产品的收入,但两者加到一起也捉襟见肘。项目成员调研了解到,当地有品质较好的中药材、蜂蜜、牛羊肉等,他们计划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带动当地产品的销售,并从中获得一些收益补贴项目。
虽然困难不少,但是桑杰邓争和支教队员们对项目充满信心。在今年暑期“拥抱纳咪”的结业典礼上,队长樊诗佳代表支教队全体成员说,希望这些天的课程能像一束火花,点燃同学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愿你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时,仍能记得‘拥抱纳咪’的温暖和山间的纯真。”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是卓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