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2日电 (朱贺)“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无论是模具还是小小的点心,都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蕴含深刻寓意。”用模具制作了一颗印有传统纹样的中式点心后,台湾青年汤雯喻22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当天,十余位台湾青年走进北京于小菓点心模具博物馆,了解点心模具发展史,体验中式点心制作。
图为台湾青年汤雯喻在制作点心。 中新社记者 朱贺 摄活动中,知名设计师、该博物馆馆长于进江向青年们介绍起馆藏点心模具。其中一枚红龟粿模具吸引了汤雯喻的注意。从事食品行业多年的她向记者介绍,红龟粿是儿时经常吃到的传统民间糕粿食物,流行于闽台,以糯米为坯料,做成乌龟形状,着以红色,寓意团圆吉祥、长命百岁。
聆听专业讲解,汤雯喻对点心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她观察到连理枝纹样在古时点心模具中应用广泛,如今许多点心也印有这种图案,意在祝愿夫妻恩爱;从古至今,点心以圆形居多,正是取自和满、团圆的寓意。这些传统纹样也为台生林家萱带来新灵感,正在北京创业的她打算将团花纹、网格纹等应用在汉服设计上。
台胞林哲生也认为,点心比想象中更具文化性,他感受到小点心蕴含的“大世界”:小小点心并不简单,展现了各地风俗习惯和典型文化。
接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青年们将点心坯料放入木制模具中按压成形,在桌面轻叩模具后将面饼倒出,再加以烘焙,一颗颗印有雄狮、鹿回头、锦鲤等图案的中式点心便做好了。
汤雯喻上手很快,她告诉记者,小时候看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做点心,就是这样敲打模具,“这是深埋记忆中的声音”。她的曾祖母73年前在台湾创立了一家食品公司,常将传统纹样应用在点心制作中,延续至今。
“之前都是吃现成的,这次亲自上手体验,感觉很新奇。”首次制作中式点心,台胞张桂芳连做两枚。从事影视传播行业,点心模具让她联想到影视作品中常见的疤痕妆效,“制作原理是一样的”。
当日活动以“小饼如嚼月”为主题,是今年台盟中央主办的中华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9月以来,在京台湾青年体验制作中式香牌、点心,在纪晓岚故居绘制扇面,身穿汉服观赏颐和园秋色,参与者逾40人次。
完整参与四场活动的林家萱说,这些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是祖先传承下来的非常重要的东西,不应断裂或消失不见”,作为后辈有责任将其推广出去、发扬光大。(完)
【编辑:李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