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九江市务工的张胜国,来到瑞昌市码头镇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不到半小时就把一家人的医保卡业务全部办完。他说:“现在办事比以前方便多了,以前我要排几天队,现在一下子就办完了。”
张胜国的感受,得益于我省持续推进的“放管服”改革。近年来,我省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多方面着手,扎实推进这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取得了显著成效,让企业和群众真切感受到办事的便利。
省本级行政许可事项精简至249项
此前,市民迁户口,要证明“你爸是你爸”,如今,我省省本级已分三个批次,取消或调整省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设定的315项证明事项,做到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不复存在。保留的证明事项则实行清单管理,确保减证便民。
为推进“放管服”改革,我省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明确未纳入清单、无法定依据的行政权力一律取消,不得实施。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统一录入省网上审批系统规范运行。目前省本级行政许可事项精简至249项,精简率达73%;其他行政权力事项精简率达82.5%;非行政许可事项已全部取消;大幅下放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权限,项目备案权限全部直接下放至县级。取消或调整11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只依法保留22项为行政审批必要条件的中介服务事项,且收费目录清单及时公布,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我省还对违规设立的准入许可、隐性准入门槛和地方自行制定的市场准入类负面清单进行全面清理,实现“一单尽列、单外无单”。省农业农村厅将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的17项具体行为列入负面清单,逐一明确界定条件和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办法。
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国务院规定,全国企业开办时间要减至8.5个工作日内,在瑞昌市,企业开办只需1天就可办成。该市开创“企业开办直通车”模式,集成优化“设立登记、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税务发票申领”四个环节,加强与税务部门证照信息后台互认,做到“一门一窗一表一次一天办”。自2018年8月至今,通过该模式新设企业2797户,企业开办时间平均半天,最快只用了150分钟。
近年来,我省商事制度改革按下“快进键”,从2015年的“3证合一”到现在的“39证合一”,我省不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已实现5个工作日内完成,年底前将实现2个工作日内完成。
全省推行“一次不跑”“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链办理”服务新模式,大幅压缩重点事项办理时限,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高效。截至11月底,省本级1969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占全部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的达95.3%;市县两级58625项事项实现“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市级占比达75%,县级占比达70%。
我省还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实体办事大厅延时错时预约服务全覆盖,做到企业和群众办事“365天不打烊”。南昌市制定850个事项的错时延时服务清单、1603个事项的预约办理清单,向社会公布,目前已累计办理事项22.1万件,服务群众约31万人次。
一系列有力举措,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今年1至8月,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9.09万户,同比增长8.66%。其中企业13.07万户,同比增长11.07%。
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
借助互联网,我省积极推进移动政务服务平台“赣服通”建设,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政务服务“掌上办”。
今年10月,“赣服通”县级分厅暨2.0版正式上线运行,意味着全省设区市分厅和县级分厅全部建成并上线。截至11月25日,“赣服通”省市县三级上线掌上服务事项6703项、电子证照112种;实名用户数突破1000万户,平均每5个江西人就有1人在使用“赣服通”。我省还率先在全国实现跨省证照互认,让出门在外的江西人在异地也能办成事。
“乡、村级政务服务平台是‘放管服’重要的基础和环节,基层政务服务做好了,企业和群众会有更大、更直接的获得感和认同感。”省政务服务办负责人称,我省“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建设2020年底前将实现全覆盖,让政务服务从“线下跑”“实体办”向“网上办”“移动办”跨越。
截至目前,全省11个设区市和赣江新区、12个开发区和100个县(市、区)在江西政务服务网设了办事分厅,1777个乡镇(街道)、19901个村(社区)在江西政务服务网设了办事站点。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共编制梳理省级事项3167项、市级事项6.41万项、县区级事项75.23万项、乡镇级事项10.50万项,村居级事项27.35万项,企业和群众办事“一网通办”成为现实,“群众跑腿”真正变成了“数据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