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铅山历史】“报本坊”前说“报本”

2019-11-21 07:58  阅读:14421 

铅山县永平镇有一个报本坊,蕴藏着一个大孝铅山人的真实故事。

南宋绍兴六年(1137年)叛将潘逵兵袭永平,李家巷居民申世宁年不满二十,见叛军欲杀其父,毅然上前愿代父死,身中三刀而面不改色,叛军为之感动,解衣为其裹伤。后人感其孝,建坊以为纪念。“报本坊”呈四角亭形,高约6米,木结构,四石柱,藻井尺檐,占地约10m2。横匾“报本坊”三字,笔力雄健,乃宋大儒朱熹亲书。

“报本坊”的故事真实感人,“一代词龙”辛弃疾亦被其感动,作诗《赠申孝子世宁》:“六月烈日日正中,时有叛将号群兇。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鹅湖峰。白刃纷纷避行路,六合茫茫何处去。妻见夫亡不敢啼,母弃儿奔那忍顾。药市申公鬓有霜,卧病经时不下床。平生未省见兵革,出门正尔逢豺狼。豺狼满市如流水,追索金缯心未已。可怜累世积阴功,今日将为兵死鬼。世宁孝行何高高,慨慷性命轻鸿毛。尔时自欲赴黄壤,欣然延颈迎霜刀。至孝感兮天地动,白日无光百川涌。三刀不死古今稀,一命自有神灵拥。群贤激赏争作歌,要使汝名长不磨。何时上书达天听,诏加旌赏高嵯峨。”辛弃疾夸申世宁的孝行“高高”在上,“感天动地”。太傅赵士礽亦写诗赞扬:“铅山乃灵山,号为七宝库。有时地爱宝,人杰时一付。礼围较文章,发为性仁赋。盛美固不绝,且作忠孝路。时凶资贼多,炽焰不容捕。长驱斩关来提挥远相诉。申生本医家,首冲众贼怒。有子趋而前,悲泣湿衣袧。愿代父这死,三万色不怖。贼曰汝子孝,解衣衬血污。以此两全生,父子欢如故。何不上明君,青旌当金铸。”我多次来过报本坊,每来一次都会被感动一次。何以如此?因为,看着申世宁以生命为代价的孝心,想着自己父母为儿孙吃的苦、受的罪,就会如临其境、感同身受。羔羊尚知跪乳,乌鸦尚懂反哺,何况我们血肉之躯?在我们上饶,一个是铅山的申世宁,一个是鄱阳的饶娥,一孝儿一孝女,其孝心都让我感慨万端。

感慨一,报恩父母者乃人之本,报本,说的是报答父母乃根本,乃每个人应尽义务。现如今,大家的生活脚步越来越快,大多数儿女都忙于打拼事业,苦于无暇照顾年迈的父母,导致“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当中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人把孝顺简单化,以为给钱给物就是尽孝心。其实,年迈的父母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需要的是儿女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关爱。很多老人心甘情愿为孩子做顿饭,因为这样,会让老人们获得一种经济上无法获得的愉悦。对比申世宁,对比饶娥,我们的一点孝顺太渺小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新时代的孝顺,可能没有了申世宁、饶娥那样的为父母挺身而出、生离死别,但同样需要你从内心来表达最真实的爱。“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感慨二,做无愧生命无愧社会的真正的人,从尽孝开始。申世宁为父挨刀,饶娥为父投河,介子推为母而死,李魁只身劈虎报母仇,香九龄为父暖被,王文以身喂蚊,古之尽孝者事迹太感人。我们的父母真不容易,给了我们生命,为我们构筑舒适温暖的家。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入学升学到择业择偶,无私的关爱陪伴了我们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然而当我们真的长了翅膀飞出父母身边以后,我们却不经意地渐渐地淡化了父母的恩情,总以没时间为借口来搪塞。孝顺是什么?孝顺是太阳,给人带来温暖;孝顺是大山,给人带来依靠;孝顺是宝石,是一笔财富。孝,贵在恒。敬茶九九茶意浓,爱像溪水绵绵不绝,不管四季变迁时空更迭,孝心当如空际月亮,将淡淡清辉洒向父母,生生不息,你的父母就永远不会老!

感慨三,孝,不再需要申世宁、饶娥那样惊天动地,只需要一个感恩父母的心。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是在教育我们要尽到做子女的责任,不要成为后人耻笑的对象。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当然是孝的最高境界。孝敬老人,不需要轰轰烈烈的豪言壮语,只要心存感恩,默默奉献,就能谱写出孝道赞歌。我们不能因自身生活的艰辛而回避赡养老人,不能以身体的残疾为借口而抛弃老人,也不能因工作的繁忙而忘记孝敬老人,这就是责任情怀的驱使、奉献精神的体现。

感慨四,把“孝”字烙刻在我们生命里。中华孝道文化是中华文化精髓。我国是一个具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悠久历史的文明之邦,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的今天,更需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每个人都会变老,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的暮年在子孙的不闻不问中度过。如果自己能够孝顺父母,你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影响你的子孙,将来子孙也会孝顺你。我们不仅需要关心家里的老人,社会上仍有很多老人需要帮助,我们也要尽己所能。古人说孝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就像我们吃饭睡觉一样,应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感慨五,传承申世宁、饶娥的孝文化,贵在挖掘孝文化的现代价值。作为饶信文化的研究者,我们要辩证地分析传统孝文化的现代价值,并扩展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让其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代际沟通、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发挥孝老爱亲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易经》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传统孝道的“形而上”义理层面中有积极正面价值,应予以肯定,并扩充内涵,提升境界:一是从“善事父母”到“以孝养亲”。因为父母是自己命之所由系,身之所由出,孝敬父母,既是天伦,也是人伦。二是从“敬亲尊亲”到“亲亲敬长”、“老吾老”到“以及人之老”。即要在“能养之孝”的基础上,更倡导“敬亲之孝”,并将孝敬于自己一家的“老吾老”,扩展到社会层面的“亲亲敬长”,上升为“以及人之老”,化“亲爱”为“博爱”。三是从“弗辱”、不累父母到合理谏诤,争取父子人格平等。同时,要对孝道中那些有害、过时的内容,比如“移孝作忠”“君为臣纲”的封建主张,“君臣、父子”的等级观念,主张“后喻”、一味守成的保守文化等予以剥离。从而重析孝道义理,引入时代理念,进行创造性超越,创造建立一种从传统孝道“父慈子孝”出发,亲代施恩尽责,子代感恩回报,建立青老两代人格平等、尊重双方自由的平等孝道;一种从传统孝道“亲亲仁民爱物”出发,博施广爱,民胞物与,建立“民为德恤”、尊重生民的人本孝道;一种从传统孝道“事父母几谏”出发,既重亲情,更重道义,建立持节尽孝、不愈道义的民主孝道;一种从传统孝道“继志述事”,报亲扬名出发,积极入世,践行责任,建立忠于祖国、孝于人民的新型忠孝观。

在孝道践履的“形而下”层面,有一些具体规定,因为时代环境、条件的变化,显得不合时宜,需重新审视。例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一种小农经济道德意识与封建宗法意识,在当下就需要放弃;还有“父母在,不远游”,现代社会学习、工作条件已与旧时不能比拟,这种要求就完全不合适了;至于“无违”“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对故亲“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有一定的道理,但放弃生产,结庐守墓,守孝三年,就过分了,更加之把追孝行孝与是否改变“父之道”绑定挂钩,这是十分保守和有害的,应予抛弃。


295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