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发现,这些年来,人人都服祛湿药,砖家皆谈除湿法。不过各位有没有深入研究过,湿气到底是什么呢?1.什么是湿气湿气其实非常好理解,跟它的字面意思一样,“湿气”就是身体里水液、营养,因过剩或运行失常所产生的一种物质。打个比方。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片大陆,这里分布着平稳的河流。有一天,河水突然暴涨,多余的水决堤而出,这洪水就是“湿气”。这洪水在人体里泛滥,气血运行就受阻,让人产生乏力、困倦、肢体沉重的感觉。湿气流注入脾胃,会腹胀、食欲不振;上犯头目则头晕困重;下注则小便浑浊,白带增多……此外还会产生各种小毛病,如肥胖、出油及许多疑难杂症。所以,湿气的本质,其实是我们身体里的水液和营养,只是后来因故发生变化,转化为湿气。2.生湿的原因湿气的产生,比较常见的有四种原因。第一种,由于逐渐提高的生活水平,大家想吃嘛就买嘛,能吃肉就不吃菜,这种长期高热量油腻的饮食习惯,超出了脾胃所能承受的范围。久而久之,这些无法被吸收的食物,在脾胃中越堆越多,逐渐就化为痰湿。
另外,酒最易生湿的东西,长期、大量饮酒的人,几乎个个湿气重。
这一类人,现在最常见的。 第二种,现在人们普遍缺乏运动,肌肉得不到锻炼。而脾主肌肉四肢,身体的慵懒,会令脾气懈怠。
因此,长期慵懒使脾胃功能下降,而脾又主管食物吸收和水液代谢,久而久之,食物积存和废水积存,就会生湿。再加上缺少运动的人,气血流动缓慢,水液代谢效率就低,废水很容易积存下来化为湿。
第三种,很多女性好食寒凉食物,衣物能少穿就不多穿,但这种长期的不良习惯易伤阳气,从而影响水液代谢 ,产生湿气。
换句话说,这一类人就是消耗了太多能量,导致身体代谢效率减缓,积存的水液化为湿。
第四种跟生活习惯无关。在环境非常潮湿的地方生活,比如南方大部分地区,身体不能抵御湿气侵袭,湿气就会存留在体内。
所以四川、湖南等省份,特别喜欢吃辣椒,一顿火锅下来,舒筋活血去湿,而主创君虽然也喜欢吃,但多吃两顿就受不了了,就是因为北方太干燥。3.查查湿气重不重我整理了简化版的判断湿气的方法,主要看三点:看舌头:伸出舌头来照照镜子,每个人舌头上都有一层白白的舌苔,如果你的舌苔是薄薄的能透出红色的舌色,那一般湿气不重。但舌边有齿痕印,舌苔厚得都看不到舌色了,就表明湿气较重(舌根苔厚正常),基本可以确定腹中多痰湿。
看身体感觉:湿重的人,常常会感觉身体沉重、慵懒、无力。大便易黏腻:湿重的人,大便粘性大,冲完马桶之后,常会留下一条尴尬的轨迹~
符合以上标准,尤其是第一条的人,恭喜你成为了富有湿意的湿人。4.怎么去湿按照惯例,我们要讲几个去湿小方了,不过……湿气重这种问题,看过了第二段:生湿的原因,你就能发现,其实这根本就不算是个病啊。人们吃着去湿的薏米、红豆、冬瓜、扁豆……这食物确实是去湿的,但又保持着重口懒动的习惯,这就像坐在破洞的船里舀水,实在算不上聪明。所以,最好的去湿方法,就是减少酒、肉等肥腻食物,增加运动,自然而然就能摘掉湿人的头衔了。
下面我们来介绍两个去湿气的方子:
参苓白术丸/参苓白术散:由健脾药+去湿药组成,这是最典型的健脾去湿方,因为脾管着水湿的代谢嘛,边补脾边去湿,就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苓桂术甘汤:此方在健脾去湿的基础上,增加温阳药,这是虚寒体质有湿的人专用去湿方,另外,这类人是绝对不可以用薏米去湿,因为薏米性凉,以前讲过很多回……没有湿气的人,绝对不要吃去湿药,而且也不存在“我吃点能预防以后生湿”这种情况。因为,中药的药性是“有病病受之,无病体受之”,没有湿气的人,喝了去湿药,就会损伤正常的津液,一定要注意啊。
本文来源:转自苏叶猫漫画中医,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