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随笔】
作者:朱昌俊(媒体评论员)
日前,南京市宣布将向市民再开放327处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场的3561个泊位,市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App查询停车场位置、余位、停放时段及收费标准,并报名登记。据悉,2021年10月,南京市城管局就率先腾出办公大院的18个泊位与市民共享,每个工作日晚间和节假日期间供附近居民停车。目前,南京已有632处机关事业单位开放了48190个共享泊位。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停车难问题已成为当前不少地方比较突出的民生痛点。为此,很多地方在停车位的扩大增量、盘活存量方面都作出了不少探索。像南京这样持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停车位的社会共享,无疑就是在盘活停车位资源存量上的典型做法。
众所周知,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的使用有着突出的潮汐特点,上班时间相对饱和,而下班后则一般处于闲置状态,但这段时间又恰恰是附近居民停车需求的高峰。据此实施错时开放共享,便可在满足市民停车需求的同时,大大提升机关大院停车位的有效利用率。
着眼全国,近年来很多地方其实都在推进机关大院车位的开放。在不少地方,机关单位停车场在春节等节假日向社会开放已成为惯例。近年来,在江苏、山东等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向社会错时开放共享车位正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这实际上是让机关单位的内部资源成为社会资源的一种有益且稳定的补充。
从宏观层面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位向社会打开共享大门,也给服务型政府增加了一个有力的注脚。首先,这是一种意识和情感上的共振,是在细节上观民生、在实在处解民忧;其次,内部停车场向社会开放,本质上也是一种看得见的服务,它打破了过去很多人对于政府机关单位“门难进、脸难看”的刻板印象,不仅有助于拉近政府机关与民众的距离,也是在以实际行动助推政府亲民、便民形象的构建。
近年来,服务型政府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而何为“服务”,其实完全可以有更开放的理解。对于机关事业单位来说,积极完成本职工作,为有需求的市民提供便利和帮助,是一种最基础的服务;而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协力解决好社会难题,则是一种更高阶的服务。停车场的开放就是后一种服务的具体体现之一。且随着当前基本政务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这种“大服务”思维,越来越成为人们衡量服务型政府真实含金量的一个重要维度。
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向社会开放,可能会涉及一些管理成本问题,并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好规则,平衡好自身需求和便民需求。但是,相对于可能增加的“麻烦”,它给社会带来的获得感以及给政府形象的加分,却是实实在在的。因此,这样的开放共享举措,可谓多多益善,值得更多地方跟进推广。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3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