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古镇
“舟车驰百货,茶楮走群商。扰扰三更梦,嘻嘻一市狂。移官资坐镇,转粟奉神仓。贤相何人继,空寻绿野堂。”此诗为清乾隆铅山才子蒋士铨所写,描述的即是他那个年代河口街肆的状况。经查阅相关档案资料,蒋在诗中还真的没有信口开河、夸大其词,清代乾嘉道时期的河口,确实就是那样的一个情景,非常的兴盛繁华。
明清古街(图源网络)
而后到了清乾嘉道时期,河口的商业贸易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此时主要的商业贸易还是纸茶为大宗,在河口形成一个比较大的集散市场。“当时茶庄林立,乡间从事茶叶生产的已拥有二、三万余人……”“纸庄、纸号、纸栈、纸店有一百多家,每年向海内外经销成千上万担的纸张,售银四、五十万两。”“四乡出产的茶叶集中河口镇,经精制加工成‘河红’,由各茶行转销外地。当时开行设店的茶商很多,据统计有四十八家。最有名的是饶、吕、郭、庄四家,号称‘四大金刚’,家财百万……”(均见《河口镇志》)
纸茶行业的大力发展,也促进了其他行业在河口相应的进一步繁荣。如河口镇志就说,“嘉庆七年(1302),商业不徒为全县菁华,‘河红’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免检商品。由于纸茶的对外销量大,吸引了不少外地商人对本镇投资,办起了不少的钱庄、药号、布店……”其中就包括大徽商饶廷标的“天和布庄”,福建商人朱少峰的连片商号“朱大全”,本省丰城帮商人丁氏的“森昌德药号”,以及颇负盛名的山西平遥“日昇昌”、“蔚长厚”票号,亦在河口设立了分号。此时的九弄十三街,少说也有两千余家店铺,每年经销各种商品流动的金额达到了几千万两白银。
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下,河口当年商贸兴盛的景象可想而知,沿河修建的十大码头,每天都有千余艘的货船停泊这里装卸货物。由于船只太多,还常有船到河口三日靠不了岸的情形。其繁忙红火的场面,恰如铅山县志记载的那样:“河口之盛,由来久矣。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舟楫夜泊,绕岸灯辉,市井晨炊,沿江雾布……”世人誉称河口“八省码头”、“江西四大历史名镇之一”,应该就是在这一时期。
其实,一个城镇是否兴旺发达,从居住人口,官府设置和同乡会馆多少等方面亦可以得到印证。拿居住人口来说,九零版县志记载,“清代《续文献通考》载:‘铅山县北河口镇,估舶所聚,商务勃兴,人口五万(其中茶丁、纸丁约占二万余口)’。这是万历年间的人口数。”万历年间全国人口大约一个亿,河口五万人,其规模相当于现在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甭说县城永平无法相比,就是广信府上饶也小了很多。而后清乾嘉道时期,河口商业发展进入一个快车道,人口更是突飞猛进。如《河口镇志》有关民族、户籍的情况写道:“乾隆四十七年(1782),河口镇人口,户二万九千零三十,人丁十二万五千四百一十五……”、“嘉庆七年(1802),本镇有三万三千四百九十六户,有十六万九千余人(包括港背清流乡)”、“道光元年,河口户二万二千零十,丁十万零一百四十七(其中茶丁纸丁约占三万余口)。”那时十万十几万人口是个什么概念,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此就不多说了。
再来说说河口那时官府衙门的设置。据县志记载,先是宋淳熙年间(1174~1189),朝廷在其前身汭口镇设立“驻泊巡检司”。继而明万历年河口设镇,为强化管理,朝廷遂将原驻湖坊的巡检司移驻到河口。再之后河口在清乾隆年间进入鼎盛时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广信知府王廷钦为整治林子里的劣鸟坏鸟,于“乾隆四十年(1775),因巡检司已不能驾驭河口镇,广信府乃将同知移驻河口,设同知公署,以管理水陆交通、商务税收等事宜”(见九零版《铅山县志》)。上述官府衙门的设置,尤其巡检司和同知公署,毋庸置疑,都是因为河口商业越来越繁盛的原故。
至于说会馆,尤其由士商组成的会馆,其多寡更可以说是商业繁盛的标志。同乡商人以此为平台,相互间“沟通商情信息,协调行业事务”。当年旅河的各地商人在此兴建了约二十个会馆。它们分别为全福会馆、永春会馆、山陕会馆、旌德会馆、浙江会馆、洪都会馆、建昌会馆、徽州会馆、抚州会馆、赣州会馆、吉安会馆、临江会馆、贵溪会馆、公输子祠、中州会馆和瑞州会馆。除此还有湖南会馆、清江会馆、梭子会馆、泾县公所、上饶会馆(大王庙)、山西会馆等。会馆同乡会员多的几百,少则也有几十,其中要算福建、山西、安徽、浙江、南昌、旌德、抚州、建昌等八大会馆最多了。
如果不出意外,河口商业一直这样发展下去,很有可能成为江南屈指一数的大商埠。然不幸的是,道光后期发生了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强迫清王朝开启五口通商。加之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于咸丰年间转战江西多次掠过河口,中蒙俄万里茶道因而受堵。洋纸的大量涌入和茶叶等商品的开始滞销,整个河口的商业逐渐走向衰落。不过,期间倒也有过几次反复。欲知河口商业在晚清至民国初那一段的详情,请看下一期“档案里的河口记忆”。
(县档案馆特邀撰稿人:杨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