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乡村振兴】铅山稼轩:“三套马车”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原创 2022-12-19 09:15  阅读:4982 

连日来,铅山县稼轩乡热闹非凡,到处是活跃跃的劳作场面:西洋村红薯种植基地,村民正在挥锄扬铲收获红薯;红薯粉加工厂里,车水马龙、机器轰鸣,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红薯粉;轸源村300亩“红美人”柑橘山头,村民游客争相采摘、品尝;江西省5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岩前村田头山腰,村民们趁着农闲清理茶山、修剪茶树,忙的不亦乐乎……近年来,稼轩乡聚焦“做精做特”,依托村集体、社会力量、致富带头人“三套马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薯种植加工、红茶、白茶种植,跑出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加速度”。

“村集体+公司+农户”凝聚产业发展“向心力”

稼轩乡岩前村地处边远山区,是“十三五”省定贫困村“十四五”县级重点帮扶村,全村584户2497人,有脱贫户54户189人,曾是该乡有名的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如何让这个经济落后村争先创优,成了稼轩乡党委和“村两委”殚精竭虑的民生大计。

在乡党委政府的争取下,岩前村率全市之先加强与省旅游集团合作,成立了“岩前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鹅湖书院 、葛仙山景区、河口古街等重点景区优势,结合鹅湖紫竹林、葛仙山欧家虹桥上、稼轩岩前等秀美乡村打造成为旅游产品,推出了南昌至铅山河口辛弃疾公园、稼轩岩前的辛词文化“一日游”,南昌至铅山葛仙山、鹅湖书院、虹桥上、紫竹林、河口古镇的文旅休闲“二日游”。2019年岩前村被评为江西省5A乡村旅游点,每年来此旅游、研学的游客络绎不绝,带动了本地农副产品持续热销,菜籽油、笋干、红糖、大米、葛粉等每年助村民纯收入增长30万元以上。 

同时,岩前村采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先后种植茶叶800余亩,本地村民参与茶叶种植、抚育、茶叶加工等一系列工作环节,带动本地100余人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益20万元以上。

目前,稼轩乡“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凝聚了各村干群乡村振兴发展产业的“向心力”,岩前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8万元,昔日的“空壳村”嬗变成了全乡的“富裕村”。轸源村、西洋村也依托厂房租赁、山场租赁、茶叶经济、红薯种植加工销售等,村集体年收入分别达30万元、43万元。

“领头雁”壮大产业发展“同心力”

冬日的阴霾令人倍感寒意袭人,铅山县稼轩乡西洋村红薯加工厂内却是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画面。工人们搬运、清洗、粉碎、筛分、除砂、旋流洗涤、真空脱水、气流干燥……分工合作却有条不紊。

“11月份,我们300亩商薯19喜迎丰收,亩产5000斤以上,平均每亩收入达2500元以上。”加工厂负责人、西洋村党支部书记黄建一脸喜悦地向乡乡村振兴分管领导介绍道。

黄建口中的祝文龙是稼轩乡轸源村党支部书记,他和黄建有着相似的创业经历,都是乡里远近闻名的“能人”。

1988年出生的黄建2008年入伍,2013年退伍后一直在福建经商。2020年,始终牵挂着家乡发展的黄建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投身到家乡的乡村振兴中。2021年1月,黄建全票当选为西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比黄建大四岁的祝文龙2002年入伍,2007年退伍后在上饶市、铅山永平镇经营鲜花店。虽然举家离开了偏远的轸源村,但是家乡发展的滞后祝文龙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20年10月,他毅然转让了上饶的鲜花店回到轸源村。2021年1月全票当选为轸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黄建和祝文龙上任后,多次调研发现,这两个相邻村连片荒田背靠山地,常年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土质富含磷、钾等微量元素,具有种植红薯的天然优势。汇报得到乡党委的支持后,黄建和祝文龙到广丰区考察学习红薯种植、加工。没想到两个村的村民对种红薯顾虑重重,没人敢去尝试。今年5月,黄建、祝文龙以村集体名义从河南许昌引进了商薯19品种,流转土地300亩种红薯,还争取了红薯加工厂项目。从整地栽苗到施肥除草,两个从未干过农活的年轻人全程亲力亲为,成了村民眼中的“红薯书记”。

11月底,红薯丰收了,亩产4000余斤,加工厂生产的“山红淀粉”也是供不应求,预计能为两个村村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

西洋村鲤鱼洲67岁的陈水清属于弱劳动力,他今年在红薯加工厂干了20多天活,收入4000余元。他兴奋地对前来察看的乡党委书记宁波说:“我年纪大了,打工没人要。两个村支书带了个好头,明年我也要种六七亩红薯,然后在厂里干点儿活,一年最起码也有一万多的收入吧!”

“明年我打算自己也种50亩红薯作为第二产业,希望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目前,全村800多户村民至少有200多户表达了种植红薯的意愿。”黄建高兴地说。

“社会力量”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力”

“11月底以来,基地的‘红美人’柑橘迎来采摘期,产量可达15万余斤。其独特的口感深受消费者青睐,引来各地消费者竞相采摘。”12月14日,轸源村党支部书记祝文龙向笔者介绍说,“‘轸源农林有限公司’郑银田总经理可为我村作了很大贡献,带动村民就业增收,还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6.8万元。”

祝文龙口中的郑银田是浙江乐青人,一直从事农林业。2017年稼轩乡招商引资,郑银田一眼就相中了稼轩乡轸源村。轸源村有人口1600余人,山林面积13000余亩,是一个典型的山清水秀的山区。郑银龙瞄准了轸源村的优质地理资源,租赁了湖家源自然村1200亩山场30年,种植红美人柑橘等水果300亩,种植白茶、红茶900余亩。轸源村当地村民全程参与水果、茶叶的种植、抚育(锄草、施肥、修剪等)、采摘,珍源农林有限公司常年吸纳村民就业100余人,春季采茶2个月时间里,每天固定500余人采茶叶。红美人采摘季,每天固定200人采摘,村民年收入在5000元至3万元间。每年,公司为轸源村民发放务工工资200余万元。

轸源村村民江文英原本在福建采茶打工,近年来,珍源农林有限公司在村里就需要大量用工,江文英闻讯回家到珍源农林有限公司做事,平常从事锄草、打药、施肥等果木管理,采茶旺季就采茶、做茶。今年,江文英在珍源农林有限公司务工工资收入达3万余元。

如今,走进轸源村,处处文明和谐,家家干净整洁,看不到村民赌博的身影,听不见家长里短的喧闹。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投入到“勤劳致富”中去。“内生动力”在轸源村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昔日的“落后村”也一跃成为全乡的“先进村”。

(记者:陈万民)


2474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